第449章 岩石里的祈祷(第2页)
中方项目总指挥赵启明在暴风眼中站了起来。这位平日里沉稳低调的老工程师,此刻目光如炬,声音不高,却压过了所有的喧嚣。“先生们!”他环视全场,“我们脚下踩着的,是可能吞噬生命的巨大空洞。预算可以核算,时间可以争取,但安全没有替代方案!多一分保障,少一分风险!技术互补,才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最好武器!”
他走到巨大的地质图前,指着那片刺眼的红色高危区:“至于祷文…它刻在封堵溶洞的岩壁上,深埋在我们共同构筑的安全屏障里。不是刻在谁的门口,也不是宣告谁的胜利。它刻在危险被锁住的地方!刻在所有工人,无论来自哪一方,今后安全通行的隧道基石之上!这不是宗教问题,这是对生命起码的敬畏!”
赵启明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戴维和阿米尔紧绷的脸:“如果你们坚持认为,连向各自信仰的神灵祈求平安都是一种威胁或羞辱,那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建造这条本该连接彼此的隧道——又有什么意义?”这句话像一把重锤,敲在死结的核心。帐篷里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和心跳声。戴维紧抿着嘴唇,眼神复杂地看向那片红色区域。阿米尔的拳头松开了,目光落在图纸上那个代表祷文位置的小小标记上。
最终,在巨大的安全压力和赵启明掷地有声的论述下,方案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然而,更艰难的执行才刚刚开始。
溶洞灌浆现场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巨大的超高压灌浆泵组发出沉闷的嘶吼,如同蛰伏的巨兽。粗壮的银色合金管道如同血管,深深插入预先钻设的十几个灌注孔中,刺入大地深处那未知的、充满危险的黑暗空腔。控制室内,巨大的屏幕上分别显示着以色列光纤传感系统(dts)传回的彩色温度场图谱、巴方观测井的水位读数、以及灌浆参数实时监控曲线。红、蓝、绿的光线映在每个人脸上,凝重而专注。
林野站在主控台前,如同战舰的舵手。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岗位:“启动1号、3号、7号主灌浆孔!初始压力15兆帕,双液浆混合比例A:B=1:1.05!流量控制每分钟350升!dts小组,密切注意温度梯度变化!观测井小组,每三十秒报告一次水位!”
“启动!”指令下达。
随着沉闷的液压驱动声,乳白色的超细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在混合器中高速融合,形成粘稠的浆液,被巨大的压力猛地推入深不见底的孔道。屏幕上,代表浆液扩散的红色区域像缓慢生长的菌群,开始一点点吞噬着代表溶洞的蓝色区域。
戴维和阿米尔并肩站在监测屏前,这是他们第一次没有隔着数米的防爆玻璃和充满敌意的谈判桌。两人都紧盯着屏幕,身体僵硬,像两尊绷紧的石像。
“压力升至18兆帕!流量稳定!”中方操作员大声报告。
“dts显示…温度场稳定,注入点周边温升0.8摄氏度,符合预期扩散模型!暂无异常渗流迹象!”塔玛尔紧盯着屏幕,语速飞快。
“1号观测井水位…无波动!”卡里姆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红色区域在屏幕上艰难而坚定地蔓延。突然!
“报告!4号次级孔压力异常下降!流量异常增大!”操作员的声音陡然拔高。
控制室瞬间一片死寂!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压力骤降,流量猛增——这是浆液找到巨大渗漏通道甚至是直通含水层的致命信号!
“dts!4号孔周围温度图谱!”林野厉声问道。
塔玛尔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脸色发白:“局部…局部出现快速降温带!指向…指向西北方向深层!可能有…有未探知的裂隙通道!”
“观测井!观测井情况!”林野的吼声冲向对讲机。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卡里姆带着颤音的声音响起:“2号…2号井水位…水位在上升!每分钟上升1.5厘米!”
恐慌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上每个人的心脏。戴维猛地转头看向阿米尔,眼神里闪过“我说过传统方法不可靠”的激烈情绪。阿米尔则脸色煞白,死死盯着屏幕上2号井那条开始向上爬升的水位曲线。
“切换凝胶配方!启动应急注入!”林野的声音如同劈开惊雷,没有丝毫慌乱,“关闭4号孔!立刻!1号、3号孔加压至22兆帕!注入速凝凝胶!目标:封堵新探明裂隙通道!王工,带人立刻去2号井现场,准备应急抽水设备!行动!”
瞬间,整个系统高效运转起来。屏幕上,代表速凝凝胶的深红色块开始向4号孔指示的西北方向突进。压力表的指针在22兆帕附近剧烈跳动。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无比煎熬。
“dts!西北降温带温度回升!回升速度…稳定!”塔玛尔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水位!2号井水位停止上升!稳定了!”卡里姆的呼喊带着劫后余生的嘶哑。
控制室里爆发出压抑的低呼和喘息。戴维下意识地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目光扫过屏幕上复杂的曲线和旁边阿米尔同样苍白的脸,嘴唇动了动,低声挤出几个字:“你们的光纤…精度确实很高…” 这句话干涩生硬,却像一块投入冰面的石头。阿米尔听到了,他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松弛,目光没有离开监测屏上巴方那口水压观测井的读数,声音同样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你们找的那个观测井位置…很准确。” 这是承认,更是对对方专业价值的认可。没有对视,但两人并肩的距离,似乎无形中缩短了一厘米。
灌浆泵持续轰鸣了四十七个小时。当屏幕上最后一片顽固的蓝色被坚韧的红色彻底覆盖填充,当dts图谱显示整个区域温度场达到均匀稳定,当三口水压观测井的水位线在极微小的正常波动范围内彻底凝固,巨大的疲惫和同样巨大的狂喜才如潮水般淹没了所有人。
“目标溶洞区…填充率评估…99.3%!”塔玛尔的声音带着哭腔和笑意大声宣布。控制室里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掌声和用不同语言喊出的激动感叹。戴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肩膀垮了下去,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阿米尔用力地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时,眼底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庆幸,有疲惫,还有一丝无法言喻的震动。他下意识地侧过头,正好对上戴维同样望过来的视线。没有微笑,没有握手,但那层隔绝在两人之间、坚冰般的敌意,似乎在这一刻,被共同经历生死考验的压力和最终的技术胜利,融化了一丝缝隙。
巨大的隧道掘进机(tBm)刀盘重新开始转动,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穿透岩层,如同大地的心脏重新开始搏动。钢铁巨兽再次向着预定方向一寸寸啃噬岩壁,朝着连接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数日后,巴勒斯坦竖井的开工奠基仪式现场气氛肃穆而奇异。没有彩旗招展,没有喧嚣的讲话。平整过的场地中央,面对即将开凿的竖井位置,临时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平台。
伊斯兰教长哈吉·优素福身着洁白的吉拉巴长袍,犹太教拉比摩西·科恩则穿着庄重的黑色礼服,头戴圆顶小帽(kippah)。两位长者站在平台前,彼此间保持着一段距离,目光沉静地投向那幽深的、尚未开挖的竖井中心点。阳光炙热,风卷起细微的沙尘。
哈吉·优素福首先上前一步,他高举双手,掌心向天,浑厚而虔诚的阿拉伯语祷文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奉仁慈至仁的真主之名…我们在此祈求,愿真主赐予这片土地安宁,赐予这项工程平安,赐予所有在此劳作的人们平安…愿这地下的空洞被坚固的磐石和纯洁的意志所填满…” 他取出一小罐清澈芬芳的橄榄油,将其轻轻洒在竖井位置的岩土上,芬芳的气息在干燥的空气中弥漫。
接着,拉比科恩上前。他打开一本古老的希伯来文经卷,语调悠长而庄重:“称颂你,耶和华我们的神,宇宙的君王…你使大山坚固,你使大地沉稳…请祝福这地下的工程,看顾工人手中的器具,让危险远离,让和平与协作在此生根…” 他取出一块洁净的盐石,按犹太传统,象征永恒和不朽的契约,将其郑重地置于洒过橄榄油的土地旁边。
没有交流,没有言语。两位不同信仰的代言人,依次完成了各自古老而神圣的仪式。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地上,沉默而有力。
随后,一块巴掌大小、泛着冷光的钛合金铭牌被郑重地呈递上来。铭牌的一面,用精美的阿拉伯书法镌刻着伊斯兰教的平安祷文;另一面,则是同样庄重的希伯来文祷词。铭牌的边缘,环绕着一圈象征和平的橄榄枝浮雕。
林野、戴维、阿米尔三人一同上前。戴着厚岩石里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