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菌丝织就的和平(第2页)

纳吉布立刻响应,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操作着。车厢底部,一排隐藏的激光发射口缓缓打开,一道道红色的激光束精准地射向钢轨。这些激光并非直接攻击目标,而是顺着钢轨表面的菌丝网络,如同沿着光纤般,进行折射和传导。

激光束在菌丝网络上跳跃、反射,最终汇聚成几道细密的光束,精准地射向岩洞内几个关键的炸药箱位置。几乎在激光触及炸药箱的瞬间,岩洞内传来几声轻微的“噗噗”声,并非爆炸,而是菌丝传感器释放的某种特殊酶液,迅速与炸药发生反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爆炸声如期而至,但并非想象中的惊天动地。岩洞内腾起一股淡紫色的烟雾,随后是几声闷响。爆炸的威力被大大削弱,飞出的不是致命的弹片,而是一团团裹挟着某种淡粉色微粒的孢子云。这些孢子云如同活物般,在洞内弥漫、扩散,很快就笼罩了整个空间。

“看这个!”老哈桑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他举起一只受伤的信鸽,鸽子的一只翅膀似乎有些不自然地垂落,“刚才飞过岩洞时,它爪间缠着这东西。”

众人凑近一看,只见那受伤的信鸽爪间,紧紧缠着半截被扯断的导火索,而导火索的末端,正被菌丝缠绕、分解。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导火索被分解的地方,竟然凝结出了一些淡粉色的结晶状物质。

“鸽子带回的'礼物'。”萨伊娜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刮下一点结晶,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是制作和平烟花的原料。”

萨伊娜解释道,这些孢子云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镇静剂,能够迅速附着在人体皮肤上,让人失去行动能力。而那些淡粉色的结晶,则是炸药在菌丝和孢子共同作用下,发生奇特的化学反应后产生的副产品。这种结晶本身不再具有爆炸性,但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用来制作一种低烈度、色彩绚烂的“和平烟花”,在节日或庆典时燃放,象征新生与希望。

老哈桑看着手中的信鸽和那些结晶,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些曾经只负责传递书信的鸽子,如今却成为了守护和平的使者,它们带回的,不再是战火的消息,而是重建的希望。

修复列车继续前行,沿着菌丝轨道,缓缓驶近当年那座宏伟壮丽、却惨遭炸毁的大佛遗址。那曾经是巴米扬山谷的骄傲,是信仰的象征,如今只剩下残破的佛窟和满地的碎石,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就在列车即将驶过佛窟遗址时,钢轨突然剧烈地震颤起来,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车厢内,警报声瞬间响起。

“怎么回事?!”林野猛地站起身,脸色一变,“地质塌方?”

纳吉布迅速查看数据:“不是塌方,是轨道下方有强烈的金属信号!”

萨伊娜立刻拿起金属探测仪,走到车窗边仔细探测。然而,探测仪的指针却异常地稳定,没有丝毫反应。

“奇怪,金属探测仪没有反应?”萨伊娜皱紧了眉头。

“我知道了!”纳吉布恍然大悟,“是苏军当年遗留的tm-62反坦克地雷!这种地雷采用了特殊的金属外壳处理技术,并且内部结构复杂,很多常规的金属探测器,尤其是灵敏度不高的,很难准确探测到它们,尤其是在有其他金属干扰或者地质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就成了探测的‘死角’!”

“地雷?”车厢内一片哗然。地雷,这个战争留下的最残酷的“纪念品”,至今仍在阿富汗的土地上,不知夺走了多少无辜者的生命和肢体。它们如同潜伏的死神,隐藏在看似平静的草丛、农田、甚至道路之下,等待着下一个倒霉的受害者。

列车停了下来。前方不远处,佛窟遗址的崖壁上,几块巨石轰然崩落,露出了下方被泥土和碎石掩盖的地雷阵。几颗tm-62地雷半埋在土中,狰狞的金属外壳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

“我们不能冒险!必须清除这些地雷!”林野果断下令。

然而,tm-62地雷是苏联时期的老式武器,结构复杂,引信多样,贸然拆除风险极大。更何况,这些地雷分布在崖壁下方,地形复杂,操作空间有限。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萨伊娜突然抬起头,看向崖缝中一丛正在顽强生长的野鸡蛋花。那是一种在当地常见的花卉,花朵呈喇叭状,色彩鲜艳,根系发达。

“鸡蛋花……”萨伊娜喃喃自语,“或许,我们可以试试这个。”

她走到车厢角落,取出一小瓶玫瑰露,然后抬起手,用刀片在自己的手指上轻轻划了一道。殷红的血珠滚落,她迅速将血滴入玫瑰露中。血珠在玫瑰露中迅速扩散、融合,仿佛赋予了液体新的生命。

萨伊娜拿着混合了血液的玫瑰露,走到崖壁边,将液体小心地浇灌在鸡蛋花根部。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奇迹再次发生。那些原本只是静静生长的鸡蛋花根系,在接触到混合液体的瞬间,仿佛被激活了一般,开始疯狂地生长、蔓延。它们不再局限于土壤,而是如同活生生的电缆,沿着崖缝、岩石的缝隙,迅速扎入地雷阵的区域。根系分泌出一种微弱的酸性物质,这种物质能够缓慢但有效地蚀穿地雷坚硬的外壳。

“根系电网正在形成!”纳吉布惊喜地喊道,他的屏幕上显示出鸡蛋花根系蔓延的实时图像,这些根系连接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覆盖了整个雷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地雷外壳在根系分泌的酸性物质作用下,开始出现细小的孔洞。而地雷内部的tnt炸药,也在一种更奇特的生化作用下,开始发生缓慢的分解。菌丝网络通过根系,将某种特殊的酶传递到地雷内部,这些酶能够将高爆炸药tnt分解为无害的磷肥成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天后,当修复列车再次经过这片区域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本布满地雷的雷区,此刻已经变成了一片绚烂的鸡蛋花海!成千上万朵鸡蛋花在阳光下竞相绽放,色彩斑斓,如同梦境。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一朵花的花蕊深处,都闪烁着微弱的、如同星辰般的菌丝电路的光芒。

“根系电网已经完全覆盖了五公里范围。”纳吉布兴奋地报告,“初步检测,这些鸡蛋花产生的生物电能,足够给新建的儿童医院供电!”

萨伊娜看着那片花海,眼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她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一朵鸡蛋花的花瓣,感受着那细微的电流和生命的脉动。她抬起头,望向崖壁,发现一些原本应该由钢筋水泥制成的支撑架,此刻竟然是由地雷爆炸后残留的金属碎片,被菌丝和根系巧妙地改造、利用,成为了花枝的支撑架。

“看,这些金属残片……”萨伊娜指着其中一处,“它们是当年塔利班炸毁大佛时使用的炮弹皮改造的!”

是的,那些曾经用于毁灭的武器碎片,如今却成为了孕育生命的支撑。战争留下的创伤,正在被生命和智慧温柔地抚平。

**四、钢轨的愈合基因**

修复列车缓缓驶入佛窟遗址的核心区域。这里,曾经是两尊巨大的佛陀雕像的所在,如今只剩下巨大的佛窟和残存的佛脚石雕,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悲凉。

林野示意列车停下。他走到车尾,取下一直小心保管着的莉娜的竹筒。这竹筒对于整个修复计划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个数据存储器,更是一个能够与菌丝网络进行深度交互的“钥匙”。

林野在车厢内埋下竹筒的位置,正是当年大佛胸口所在的位置。他轻轻将竹筒放入预先挖好的小坑中,然后用双手捧起泥土,缓缓覆盖上去。他的动作庄重而虔诚,仿佛在埋葬一段记忆,又仿佛在播种新的希望。

就在泥土覆盖竹筒的瞬间,整个菌丝网络突然发生了剧烈的波动!钢轨表面的菌丝如同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共鸣,疯狂地收缩、汇聚,在竹筒周围编织出一个奇特的、如同鸽巢般的复杂结构。

“它在共鸣!”纳吉布惊呼,“竹筒里存储的,不仅仅是数据,还有……基因信息?”

林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莉娜的竹筒中,不仅存储了他们之前对巴米扬山谷地质、环境、菌丝网络的各种数据,更关键的是,它还存储了从大佛遗址周围的土壤、岩石、甚至残存的壁画中提取的、经过特殊编码的“记忆基因”——一种能够模拟、重构甚至“愈合”地质结构的信息编码。

当第一滴晨露,如同上天恩赐的甘霖,坠入泥土中的竹筒时,奇迹发生了。整个菌丝网络仿佛被点燃了引线,瞬间迸发出璀璨的蓝光!这光芒并非刺眼,而是柔和而充满生命力的,它从钢轨表面升起,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笼罩了整个佛窟遗址。

岩壁上,那些原本只是斑驳的石头,此刻竟然开始浮现出光影!那光影越来越清晰,最终汇聚成了一幅壮丽的全息影像——那是1997年,大佛尚未被炸毁之前,两尊巨大的佛陀雕像栩栩如生的影像!它们慈祥地微笑着,俯瞰着这片土地,仿佛在见证着战争的残酷,也见证着和平的重生。

萨伊娜被这景象深深震撼,她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她的面纱在晨风中轻轻拂动,拂过脚下残存的佛脚石雕。她的指尖,无意中触碰到了石雕上的一道裂缝。就在这一刻,她指尖渗出了一滴血,那是之前为鸡蛋花浇水时留下的伤口尚未完全愈合。

血珠滴落在石雕的裂缝上,仿佛是点燃了某种古老仪式的引信。菌丝从萨伊娜的指尖疯狂地渗出,如同金色的血脉,顺着她的面纱,沿着她的手臂,最终汇聚到她的指尖。这些菌丝如同拥有意识般,迅速爬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