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寻味非遗,匠心传承新滋味(第2页)
1. 糯米粉加温水揉成光滑面团,醒20分钟。甜馅将花生碎、芝麻、白糖、猪油混合拌匀;咸馅将猪肉末炒香,加芽菜、豆腐干丁翻炒,加盐调味。
2. 取30克面团擀成圆皮,包入甜馅或咸馅,搓成椭圆形,用芭蕉叶包裹。
3. 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5分钟,关火后焖5分钟。林阳建议在咸馅中加了少许花椒粉,更符合川味特色。
一位年轻姑娘同时尝了两种叶儿粑,眼睛亮晶晶的:“甜的花生芝麻香十足,糯皮不粘牙;咸的芽菜脆爽,带点麻味太开胃了!比超市买的好吃一百倍!”苏瑶笑着说:“这皮要揉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才会这么Q弹。”
第三道:福建莆田红团与广东盲公丸
傍晚的摊位前挤满了人,林阳正在制作压轴的闽粤非遗美食。系统提示:“传承大会预热成功,传承值+50,解锁‘地域融合’创新权限。”
莆田红团
红团是莆田传统节庆美食,林阳严格按比例制作:糯米粉1000克、早米粉200克、红糖300克、温水600毫升,馅料用绿豆沙500克(或糯米馅)。
1. 红糖加温水融化,放凉后倒入糯米粉和早米粉中,揉成光滑的红色面团,醒30分钟。
2. 绿豆沙分成50克左右的小剂子,面团分成80克左右的剂子,擀成圆皮,包入绿豆沙,搓成圆形。
3. 将红团放入木模中压出花纹,取出后垫上粽叶,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5分钟。林阳在部分绿豆沙中加了椰丝,增添热带风味。
一位莆田阿姨看到红团眼睛都亮了:“这花纹多清晰!红得正,粽叶香扑鼻,跟我老家过年做的一模一样!里面加了椰丝更香甜了,年轻人肯定喜欢!”林阳笑着说:“阿姨您懂行!这木模是特意从莆田老木匠那定制的。”
广东盲公丸
苏瑶在一旁制作的盲公丸已经飘出肉香。食材比例为:鲜猪肉馅300克(肥瘦比2:8)、鲜鱼肉100克、马蹄50克、香菇30克、淀粉50克、清水100毫升,调料有盐5克、胡椒粉3克、香油5毫升。
1. 鱼肉剁成泥,马蹄和香菇切小丁;猪肉馅加鱼肉泥、马蹄丁、香菇丁,加入淀粉和清水,顺时针搅拌上劲。
2. 加入盐、胡椒粉、香油继续搅拌,直到馅料能抱团。
3. 锅中烧温水,左手挤馅,右手用勺子舀入锅中,小火煮至丸子浮起,捞出备用。
4. 另起锅,用骨汤煮丸子,加少许紫菜、葱花、香油,制成汤丸;或用油炸至金黄,蘸甜辣酱吃。林阳创新地做了藤椒味汤底,更符合年轻人口味。
一位戴眼镜的大叔连喝两碗汤丸,擦着嘴说:“这丸子Q弹多汁,马蹄脆爽解腻!藤椒汤底麻辣开胃,比我在佛山吃的传统版更有新意!”林阳解释:“盲公丸讲究‘弹牙多汁’,搅拌时要顺时针转够300下才行。”
尾声:传承大会的序曲与加分
收摊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恭喜宿主完成预热任务!传承值累计100,解锁‘非遗美食展示专区’权限,额外加分奖励:‘老手艺数字化记录’技能!”
林阳和苏瑶正收拾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走来,颤巍巍地说:“你们做的红团,让我想起了去世的老伴,他以前每年都给我做……”林阳赶紧给老奶奶打包了一盒红团和醉鸡,苏瑶轻声说:“奶奶您常来,我们教您孙子做。”
老奶奶接过盒子,抹着眼泪说:“好,好,手艺不能丢啊……”林阳看着系统面板上新解锁的技能,知道他们不仅在传承美食,更在传承一份份温暖的记忆。月光下,摊位的灯光映着“非遗美食寻味站”的招牌,仿佛在诉说:老味道不会消失,它们会在创新中获得新生。而这份让食客感受到的温暖与怀念,正是系统给予的最高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