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翼 作品

第737章 摊位上的风味溯源

清晨的集市,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林阳和苏瑶的美食摊前,顾客们排着长队,满怀期待。之前他们凭借对各地美食的精彩复刻,让这个摊位声名远扬,今天,二人决心再次突破,挖掘更多鲜为人知却独具魅力的地方美食。

林阳快速擦着摊位,转头看向苏瑶,眼中满是热忱:“瑶瑶,昨天顾客们的反馈特别好,今天咱们接着探索,把那些藏在各地角落的地道美味都端上桌,让大家大饱口福!”

苏瑶眼中闪着光,用力点头:“好呀,我已经迫不及待开启今天的美食探寻啦!”

两人迅速走进小厨房,打开电脑,全身心投入到各地美食制作教程的钻研中。

陕西甑糕

- 材料准备:

- 糯米:300克

- 红枣:150克

- 蜜枣:100克

- 红豆:100克

- 清水:适量

- 制作过程:

- 食材预处理:糯米提前用清水浸泡8 - 12小时,直至用手指能轻松碾碎;红豆同样浸泡8 - 12小时;红枣和蜜枣洗净,去核备用。

- 蒸制铺垫:蒸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上蒸屉,在蒸屉上铺上一层浸湿的纱布,防止糯米漏出。先在纱布上均匀铺上一层约1厘米厚的糯米,接着铺一层红枣和蜜枣,再铺一层红豆,如此重复,共铺三层,最上层为糯米。每层食材摆放时尽量均匀分布,保证口感层次。

- 加水蒸煮:往蒸锅中加入足量清水,以保证蒸制过程中不会干锅。盖上锅盖,大火将水烧开后转中火,蒸制2 - 3小时。期间需适时检查锅内水量,避免干锅。蒸制时,浓郁的枣香和米香相互交融,弥漫在整个厨房。

- 成品加工:蒸好后取出,用勺子或铲子轻轻搅拌,使糯米、红枣、蜜枣和红豆充分混合,但注意不要破坏食材的完整性,搅拌均匀后,一份香甜软糯的陕西甑糕就完成了。

林阳专注地浸泡食材、摆放食材层次,苏瑶则守在蒸锅旁,时刻留意火候和时间,确保甑糕的口感恰到好处。

当第一份甑糕端上摊位,那香甜的气息瞬间飘散开来,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好奇地凑过来:“这是甑糕吧?好久没吃到正宗的了。”林阳热情地回应:“奶奶,您真有眼光,尝尝我们做的,看是不是您记忆中的味道。”老奶奶接过一份,轻轻挖了一勺放入口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就是这个味儿,太好吃了,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的日子。”周围的顾客见状,纷纷被勾起食欲,甑糕的订单接连不断。

安徽黄山烧饼

- 材料准备:

- 油皮:面粉200克、温水100 - 120毫升、酵母3克、细砂糖20克、猪油30克。

- 油酥:面粉150克、猪油70克。

- 馅料:梅干菜50克、五花肉150克、葱姜蒜各10克、生抽15毫升、老抽10毫升、料酒10毫升、盐3克、白糖15克、鸡精3克。

- 制作过程:

- 油皮制作:将酵母放入温水中,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让酵母充分活化。把面粉、细砂糖放入盆中,倒入酵母水,再加入猪油,先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要稍软一些。揉好后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发酵1 - 2小时,直至面团体积膨胀一倍。

- 油酥制作:将面粉和猪油混合,用手搓成均匀的油酥面团,油酥面团应柔软且不粘手。

- 馅料制作:梅干菜提前用温水泡发,泡发后洗净,切碎备用;五花肉洗净,切成小丁;葱姜蒜切末。热锅凉油,放入葱姜蒜末煸炒出香味,加入五花肉丁煸炒至变色,放入生抽、老抽、料酒翻炒均匀,让肉块充分上色。接着加入梅干菜碎继续翻炒3 - 5分钟,加入盐、白糖和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后盛出备用。

- 面团整型:发酵好的油皮面团揉匀排气,分成小剂子,每个小剂子约30克;油酥面团也分成小剂子,每个小剂子约20克。取一个油皮小剂子,擀成圆形薄片,将油酥小剂子放在油皮中间,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收口处捏紧,再擀成椭圆形薄片,从一端卷起,卷成卷状,静置10分钟。

- 包制烧饼:静置好的面卷再次擀成椭圆形薄片,从一端卷起,卷成卷状,然后将面卷竖起来,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饼。在面饼中间放入适量馅料,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收口处捏紧,再轻轻压扁,成圆形饼坯。

- 烤制烧饼:在饼坯表面刷一层清水,撒上白芝麻。将饼坯放入预热至200c的烤箱中,中层烤制18 - 22分钟,直至表面金黄酥脆。烤制过程中需观察烧饼的颜色,避免烤焦。

林阳熟练地揉制油皮和油酥,苏瑶则专注地制作馅料和整型包制,两人配合默契,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

当黄山烧饼新鲜出炉,金黄酥脆的外皮和浓郁的梅干菜肉香吸引了众多顾客。一位年轻的游客路过,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饼呀?闻着好香。”林阳介绍道:“这是安徽黄山烧饼,外酥里嫩,馅料特别香,你尝尝。”游客买了一份,咬了一口,赞不绝口:“太好吃了,这酥脆的口感,还有这独特的梅干菜肉馅,味道太赞了,我要多买几份带回去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