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362章 技术再升级(第2页)

"这姑娘的发卡..."一位老太太指着虚拟药童头上的饰物突然哽咽,"跟我姥姥的一模一样!"系统后台显示,该细节源自老太太上传的家族老照片,Ai自动融入了场景。这种"私人定制式穿越",让历史真正活成了血脉相连的故事。

最富争议也最受欢迎的功能是"数字往生"。经严格审核后,游客可将已故亲人的影像植入特定场景。当华侨陈先生与"父亲"在全息窑前共同完成一件陶器时,监控室的工程师们都红了眼眶。

传统电子导游被彻底颠覆。新村的量子导游系统,能根据十万个变量实时生成游览路线。即便是同一游客第二次到访,体验也截然不同——系统会记住你上次的每个微笑和叹息,让故地重游变成新的冒险。

"这太神奇了!"英国游客艾玛发现,系统为她推荐的路线完美契合了"潜意识偏好"——那些她从未明说却心心念念的冷门技艺,那些她自己都没察觉的审美倾向,甚至精准预测了她会在哪个转角想喝哪种茶。

秘密在于脑波预读技术。通过合法采集的全球游客数据,系统构建了审美偏好预测模型。当艾玛站在三岔路口犹豫时,左侧小径的喇叭花突然绽放成全息投影——正是她童年故乡的花种。

技术升级的高潮出现在"人机斗艺"大赛上。王老爷子与Ai雕刻系统同台竞技,当机器以完美精度复刻《清明上河图》时,老人却端出个歪歪扭扭的泥娃娃:"这是我孙子周岁时的样儿。"

全场投票结果出人意料——87%的观众把票投给了有瑕疵但饱含情感的泥娃娃。夏澜当即宣布调整Ai方向:"不再追求绝对精确,而要学习'不完美中的完美'。"

深夜的数据中心,新模型开始训练。大屏上,王老爷子六千件作品的"缺陷美"被量化为闪耀的星河。夏澜知道,真正的技术升级不是取代人性,而是让科技成为人性的放大器。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量子计算机的冷却液,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谱时,新村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在这里,每项技术都流淌着文化的血脉,每次升级都为了延续更古老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