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349章 未来新展望

黎明前的观景台上,夏澜独自俯瞰着沉睡中的新村。她手中的平板电脑泛着幽蓝的光,显示着一份标记为"凤凰计划2.0"的加密文件。远处天际线上,第一缕晨光正穿透云层,将村庄的轮廓勾勒成跃动的金边。

"夏总,无人机群准备就绪。"徐明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晨起的沙哑。

夏澜按下确认键。刹那间,数百架无人机从村中各处升起,在渐亮的天幕中组成巨大的三维网格。每架无人机都携带着精密传感器,将实时数据投射在她的平板上——建筑密度、游客动线、生态承载力...这些数字将在未来三年内重塑整个村庄的格局。

"这里。"夏澜在虚拟地图上画了个红圈,"原定停车场改建地下,地面打造非遗主题公园。"她指尖轻滑,画面切换成Ar效果图——游客穿过水幕投影的"宋代街市",在智能引导下体验不同朝代的民俗技艺。

晨雾散尽时,村委会的紧急会议已经持续了两小时。当夏澜展示完"三核驱动"规划图,会议室鸦雀无声。老会计的算盘停在半空,连最激进的年轻干部都瞪圆了眼睛。

"太空非遗馆?"林小雨念着最醒目的那个项目名称,"这...这真的可行吗?"

夏澜没有立即回答。她点开一段视频:沈毅穿着航天训练服,在失重环境中展示特制的非遗材料实验箱。"军方已经立项。"她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早餐菜单,"我们要做的,是把太空体验带回地球。"

反对意见如预料般涌来。资金、技术、风险...每个问题都被夏澜转化为规划图的某个模块。当质疑到最激烈的时刻,她突然调出实时数据流——屏幕上跳动着的,是"星尘之泪"吊坠的全球订单、非遗时钟的专利费入账、还有刚签约的欧盟生态补偿金。

"这些,只是开始。"夏澜的手指划过一串天文数字,"下阶段我们要的不是游客量,而是文化定价权。"

正午的阳光穿透玻璃穹顶,在沙盘模型上投下斑驳光影。夏澜带着团队审视着1:100的未来新村:东区的太空体验馆像朵绽放的金属花,中部的非遗小镇保留着青瓦白墙的韵味,西部的智慧农场则如同科幻电影场景。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侧那片空白区域,标注着"未知生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