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442章 君王震怒天威动,莫待城摧悔已迟(第2页)

忽然,一阵风从窗缝钻入,血书被吹得翻转过来,背面一行朱批赫然映入眼帘,是王林那熟悉的歪扭字迹:“边将邀功故技,血书恐为伪造惑众,暂存废弃档,待陛下亲征后视情销毁,不必呈御。” 那 “伪造惑众” 四字写得格外用力,朱墨几乎要透纸而出,透着一股轻慢与不屑,与血书的惨烈形成刺目的对比,像一把淬毒的刀,狠狠扎进萧桓的心里。

“伪造?” 萧桓猛地攥紧血书,纸页在他手中被捏得发皱,陈旧的麻纸发出 “咔嚓” 的脆响,仿佛随时会碎裂。那些发黑的血迹仿佛瞬间活了过来,烫得他手心发疼,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猛地一拍御案,龙纹镇纸被震得跳起寸许,声音带着压抑的咆哮:“周毅是跟着先帝打江山的功臣!守大同卫五年,每年的军报都写得实实在在,从未虚报过一兵一卒!王林竟敢说他伪造血书?!他凭什么?!”

萧桓的目光扫过案上的亲征奏折,李穆那 “边军士气高昂,宜趁胜亲征” 的字样此刻看来无比讽刺。他想起昨日谢渊呈上的十七封被扣奏疏,想起赵七染血的密信,想起汇通钱庄那些流向私人腰包的军械银,一股怒火从心底窜起,直冲头顶,烧得他眼前发黑。李德全吓得跪倒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御书房内只剩下萧桓粗重的喘息声,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闷雷。

“这些蛀虫!” 萧桓的声音发颤,血书被他紧紧按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贴近那些在边关死去的忠魂,“他们扣压军报,挪用军饷,看着将士们用血肉挡刀箭,却在京中盘算着亲征的功劳!周毅的血书在他们眼里是‘伪造’,边关的白骨在他们眼里是‘邀功’,朕的江山,就是被这些人一点点蛀空的!”

“啪!” 萧桓猛地抬手一挥,案上的青瓷茶杯应声而飞,杯身撞在龙纹镇纸上,“哐当” 一声碎裂开来,淡青的瓷片飞溅四射,有的落在金砖地上,发出清脆的脆响;有的弹到御案边缘,沾着未干的茶水颤动。温热的茶水溅在李穆的 “亲征奏折” 上,顺着奏折的褶皱流淌,晕开一片深褐的墨迹,像一滴未干的血珠,将 “恳请陛下即刻亲征,以振军威” 的字样浸得模糊。

“好!好一个‘暂存废弃档’!” 萧桓的胸口剧烈起伏,龙纹常服的前襟被气浪掀得抖动,他手指死死点着案上的血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朕的将士在边关用血肉筑城,用白骨铺路,他们却在京师扣压血书、挪用军饷!周毅在阳和堡流的血还没干,李穆就在这里写‘亲征奏折’邀功!朕差点就信了你们的鬼话,要带着銮驾去给你们这些蛀虫庆功!”

谢渊跪地叩首,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青袍的袖口因用力而绷紧:“陛下息怒!周将军的血书、王林的朱批、通政司的登记册,还有地窖搜出的十七封被扣奏疏,桩桩件件都是铁证!王林、李穆通同作弊,视边军生死如草芥,恳请陛下下旨彻查,还周将军与阵亡将士一个公道,还北疆守卒一个生路!”

沈炼也跟着深深叩首,玄甲的甲片与金砖碰撞,发出铿锵的回响,他声音带着泣血的悲愤:“玄夜卫已查实,汇通钱庄每月拨付的五千两军械银,从未送抵北疆军器局,实则流入李穆私库!王林从中分润三成,用这些克扣的军饷在城郊购置了百亩良田,还在府中藏了二十副本该送往前线的铁甲!北疆的甲胄薄如纸片,是因为好铁都被他们倒卖牟利;箭头一碰就弯,是因为生铁都换成了铅块!”

萧桓的目光扫过地上的茶杯碎片,又猛地落回血书上,指尖颤抖着抚过 “堡破之日,便是臣等殉国之时” 的字样。眼前仿佛浮现出阳和堡的惨状:北元的铁骑踏破城门,守卒们举着锈成废铁的长刀迎上去,甲胄被弯刀轻易劈开,鲜血溅在雪地上,染红了城墙的砖缝;周毅披着重锈的铠甲,身中数箭仍死死挡在城门下,最后倒下时,眼睛还望着南方的京师方向 —— 那是他盼了一辈子的公道,却被奸佞的私心碾碎在尘埃里。

一股巨大的愧疚与愤怒像潮水般席卷而来,萧桓猛地一拍御案,龙纹镇纸被震得跳起寸许,案上的奏折散落一地:“传旨!”

“陛下!” 李德全吓得连滚带爬地膝行上前,手中的拂尘都抖落了,脸色惨白如纸。萧桓的声音带着压抑到极致的嘶吼,每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血腥气:“玄夜卫即刻拘拿王林、李穆,抄没其家产田宅,凡涉案官吏一律锁拿归案,一个都不许漏!镇刑司地窖所有密档封存,由谢渊与沈炼共同清点,每一封被扣奏疏、每一笔赃银去向都要登记造册,不得有半点遗漏!”

他顿了顿,胸口的起伏渐渐平息,眼神却愈发凌厉如刀:“通政司所有经手军报的官吏,无论职位高低,一律停职待查!朕要亲自审!倒要看看,这京师的天,到底被这些蛀虫蛀空了多少;倒要看看,还有多少边军的血书,被他们藏在‘废弃档’里蒙尘!”

“臣等遵旨!” 谢渊与沈炼齐声领命,额头紧紧抵着地面,听见萧桓的喘息声在御书房回荡,那声音里有愤怒,有愧疚,更有不容动摇的决绝。晨光透过窗棂斜斜照进来,落在血书上,那些暗红的血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仿佛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 —— 那是阳和堡阵亡将士的眼睛,是北疆守卒的眼睛,更是无数期盼公道的目光。黎明已至,这场迟到的清算,终于要开始了。

片尾

此时的威远伯府,李穆正对着满桌的金银发呆,管家匆匆跑来,声音发颤:“老爷,镇刑司那边出事了!王林被玄夜卫带走了,说是…… 说是查军械案!” 李穆猛地站起来,腰间的玉带 “啪” 地撞在桌角,玉扣碎裂:“怎么会这么快?地窖的账册不是都转移了吗?” 他忽然想起给刘成的字条,冷汗瞬间湿透了锦袍,“坏了!刘成怕是招了!”

而镇刑司的值房,王林刚被玄夜卫按住,挣扎着嘶吼:“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有陛下亲赐的免死牌!” 沈炼冷笑一声,将血书扔在他面前:“免死牌?周将军的血书在此,边军的白骨在此,你的免死牌,能抵得过他们的性命吗?” 王林看到血书上的批语,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瘫软在地,再无之前的嚣张。

卷尾

《大吴史?德佑实录》 载:“二十九年十月初一,谢渊呈大同卫指挥使周毅血书于御前,书载‘甲胄锈蚀、弓箭告罄’,字迹泣血,背有王林‘伪造惑众’批语。帝览之震怒,碎御案茶杯,斥‘奸佞误国’,即日下旨拘王林、李穆,抄没家产,查核军械银去向。

论曰:‘血书非止血书,乃边军忠魂之证;帝怒非止帝怒,乃国法民心之愤。王林、李穆贪墨军饷,扣压血书,其罪不止于贪,更在于罔顾社稷安危。谢渊持正不屈,沈炼勇毅寻证,终使忠魂昭雪,可见公道虽迟,终不缺席。’

(德佑二十九年十月初二,玄夜卫在威远伯府地窖搜出未及销毁的军械账册,与周毅血书所述一一对应,罪证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