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西域都护府

汲黯压根不理人人。

刘彻问:“有三万人的补充,修渠的事是不是可以进展更快。”

“回陛下,至少可以缩减三年的时间。尽快达到南北通路。”常康对于专业上的事,必须第一个站出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刘彻点头道:“既如此,你们商量商量如何把人南调。”

粮食的事刘徽敢说能管,她一定能管。

粮的问题解决,剩下的就不算事儿。

“是。”刘彻对上刘徽送上的奏本,上面那清楚的写着当前大汉所急的事。

缺人是吧,河西送来了人。

而且粮食的问题刘徽给解决。

不用朝廷为了安置三万人粮食的事操心,把一个个都欢喜坏了。

观刘彻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好。

等刘徽再让人把大宛国都的国库送回长安时,刘彻的心情更好了。

好好好,西域就得让刘徽出面,杀人不见血也好,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罢,刘徽用得炉火纯青,让大汉占尽好处,刘彻实在想不出比刘徽更合适的人。

刘徽于此时,看着一个个满载而归的西域各国使臣团,视线落在张骞身上。

“西域再往前的风景,不妨多去看看。有任何情况及时让人送信回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我让匈奴那边也照应,西域各国的人,想来也是会愿意在有些事情上多给大汉面子。”刘徽乐得张骞走远些,再走远些。最好能够把土豆红薯那些东西弄回来。

但凡有那些作物,就能解决很大的粮食问题了。

不过,那都是要在明朝之后才传入中国的,也不知道现在会不会有。

刘徽反思于,当年她怎么不仔细研究研究世界史。要是能够有一张世界地图在手,她真想拿着地图出去大杀四方,把对大汉百姓有利的一切都握手里。

可惜,对汉朝的历史都有些不怎么了解。

刘徽不能指望自己,只好指望别人。

张骞出去,反正西域他都走出去了,不如再走远一些,把生意做得更远,好让世界都知道大汉。

丝绸之路开启,就得让更多的大汉百姓看到世界。

对,还是让人把船只整好一些,将来有机会出海啊,小日子一定要解决!

刘徽打定主意,也就送张骞他们远行。

把张骞一送走,刘徽算是终于闲下来去看看卫长公主一家了。

曹安自打来河西之后,让刘徽拎着跑出去玩了几回,人比以前皮实得多了。

“姨母。”一见刘徽飞奔而来,想的是让刘徽带他出去玩。

卫长公主从屋里出来,“方才安儿说听见马蹄声像是你来了,我还不相信,出来一看,竟然真是你。他这耳朵倒是挺灵。”

刘徽一把将曹安拎过来道:“我怎么听说你不爱上课?你不仅不爱上课,你还不让别人听课,闹着身边的人跟你玩,不许人读书?”

卫长公主一听当即沉下了脸,“曹安。”

读书是大事,一等一的大事。

卫长公主想不到曹安自己不读也就算了,还让别人也读不成。扫过曹安的眼神透着不善。

让刘徽拎住的曹安暗道不好,想跑那也是跑不掉的,此时不得不求饶道:“母亲,我错了,我错了。”

错了,错了只喊一句错了?

卫长公主上去拧住曹安的耳朵,刘徽也把人松开,卫长公主都出手教训人了,且让她教训。

“母亲,耳朵疼,耳朵疼。”曹安脸皱得跟包子一样的求饶,希望卫长公主可以放过。

余光扫过刘徽,曹安想的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刘徽是来告状的。明明他都已经把那些人都训老实了,保管他们无人敢到卫长公主面前告状。

可惜,他拦得了别人,拦不了刘徽。

在河西,就没有事儿能瞒得过刘徽。

再者,在读书的事情上,刘徽比谁都要关注,曹安敢自己不学好,让人也跟着一块不学好。刘徽断不能不管。

她要管,更要请卫长公主出手。

“拿戒尺来,我定要好好教训你!”卫长公主放话,伺候的人不敢不听。

瞧着温柔的卫长公主拧着曹安耳朵,拿着戒尺打人的样子,不得不说,当女儿和当母亲果然差别大。还是当女儿的好!

刘徽欣赏着卫长公主把曹安打得嚎啕大哭,曹安一个闪身跑到刘徽跟前求道:“姨母,姨母快救救我,救救我,母亲打我。”

哎哟,刘徽露出一抹看似温柔的笑容,看向曹安的眼神透着寒意的道:“安儿,你是想让我替你母亲罚你吗?我要是罚起你的来,就不是用戒尺打打那么简单。”

卫长公主此时插腰拿着戒尺道:“正好,你把人带走,帮我教教。不像话。”

“那不成。我是看明白了,我教不好人。看看阿适,再看看阿据。”一听卫长公主要把人交给她教,刘徽马上摇头拒绝,开的哪门子玩笑,绝对不成。

别管是刘适还是刘据,有一个算一个,刘徽想起一个头痛一个,都不带含糊的。

卫长公主一愣,手松落不解的问:“那怎么了?阿适,那不能算,阿据不是挺好的?”

回想刘据的样子,怎么看卫长公主都认为刘据很好。

“父皇好像对阿据并无不满吧。”卫长公主认真思考后回答。她是想了半天,刘彻对刘据有没有不满?除了不够聪明外。朝堂的臣子似是对刘据也颇为赞许。

“不满。不想挑错的时候当然不会有不满,一旦有了挑错的心,鸡蛋都能挑出石头。”刘徽感慨。还是言归正传的把曹安推出来道:“阿姐你继续教,当我不存在。”

曹安?为何他的姨母都不帮他遮掩的?

“母亲,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母亲。”曹安倍老实的求卫长公主放过,请她一定要放过。

卫长公主伸手又一次要拧起曹安的耳朵,曹安想跑,没跑成。刘徽拎住他的衣领。

“姨母,您太坏了。”没错,本来以为刘徽是带他去玩的,岂料刘徽来是告状来的,而且告的状要命。看把他娘气得,他都认错好几回,依然不肯放过他。

“那你要记牢了,姨母就是坏。别总想让姨母带你玩去。”刘徽嘴角噙笑,提醒曹安以后别一想到玩就往她那儿跑。

曹安更难过了!

刘徽会玩,孩子们想玩的,乐意玩的,刘徽都会。

比如滑冰,滑雪,曹襄和卫长公主都不会玩,也不乐意他玩,刘徽却会带着他和一群孩子一道玩。

曹安来了河西才知道,还有滑冰和滑雪这类游戏。

卫长公主说那太过危险,不宜玩,刘徽不以为然,领着曹安没少带他玩去。

曹安可喜欢刘徽带他玩了。刘徽还会教他怎么在冰下捉鱼钓鱼。那各式各样的玩法,都是曹安以前没有玩过,却是十分惊奇的游戏。

结果现在刘徽的意思莫不是说,以后都不带他玩了?

不可以!

“以后还乱不乱来?”卫长公主听着曹安哭得更大声,大抵知道曹安难过的什么。

可是,孩子做错事就得教,曹安是越发胆大包天,都敢让人不读书了。

他要是自己不想读书可以不读,不能影响别人。

刘徽在河西建起的学堂,那都是给人学习机会的。

有多少人终此一生都没有想过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卫长公主虽然不管国事,也知道刘彻求贤若渴。

自太学建起,后来刘徽建书阁,接着立鸣堂,天下各地都设书阁,还让人兴办私塾,各郡县都设府学,无一不是在为大汉培养人才。

曹安敢到学堂捣乱,那定是要打,狠狠的打,绝不轻饶。

“不敢了母亲,以后我再也不敢。”曹安认错。

恰在此时,刘徽起身道:“阿姐,本来是要带安儿滑冰去的,他如此不懂事。罢了,我自己去。”

这下曹安哭得更大声了,他就知道刘徽是来带他玩的,谁让他不懂事,在学堂上得瑟。把日常卫长公主教他的那些规矩忘得一干二净。

“安儿,再见。”刘徽像是听不见曹安哭声,反而冲他挥挥手,再挥手,对他泪如珍珠似的坠落视而不见。

出门后,闵娘忍不住的道:“公主分明是故意。”

“对啊,我就是故意的。”刘徽敢做敢当,非常痛快的承认她就是故意为之。

“做错事要受到惩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不教,阿姐会教。”刘徽耸耸肩,认为还是得让卫长公主教教曹安。她不会教的孩子,卫长公主没准比她教得好。

闵娘睨过刘徽道:“也不知道将来公主当了母亲会是何模样。”

听到这话的刘徽一愣,她和霍去病在一起都有心理准备,可能终此一生都不会有孩子。

当一个母亲的样子?

“我当不好一个母亲。”无论是刘适还是刘据,刘徽自问能教的都教了,结果她把人教成什么样了?

一个个冒出的想法,渗得刘徽头皮发麻。

有时候刘徽都在想,到底谁才是穿的?

一个赛一个比她敢想!

韩开在一旁反而笃定的道:“公主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好母亲。”

额,这样的话题没有争论的必要。想当一个母亲的前提是要有孩子。

刘徽低头一笑,丢开不理。

随着冰雪融化,又是一片翠绿之景。

刘徽注意西域的情况,得知大宛国在匈奴攻破之后,再一次让人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