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刘徽:此番匈奴干得不错
怕是刘徽也想不到,一些账因为忙,霍去病没跟她算,不代表霍去病不记得。
难道不是得寻一个合适的机会?
“对冠军侯投怀送抱的人少了?”刘徽不服了,霍去病身边想凑上前的人少了?
“你何时碰见过?我碰见徽徽多少回了?男人,女人,都有。”霍去病控诉。
想要对他投怀送抱的人,没有一个能在刘徽面前出现。刘徽不喜欢,他便不会让那样的人出现在刘徽面前。
哪怕刘徽要是碰见了,大抵也不过是会想要看戏,好奇谁看上霍去病了,还会感慨一句有眼光。
“哪里来的女人。大宛的舞伎也能算?她分明是另有所图。”刘徽万万想不到还有这事等着她。
女人也冲她?
那也能算?
为何不能算?
“她看你的眼神就不对。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许他们近身。”霍去病也是想起来了,喜欢刘徽的人不分男女,都挖空心思想尽法子把人从他手里抢走。
刘徽!不知道的怕是以为她在外头怎么招蜂引蝶。她哪有。
“好不好?”霍去病低声的问。
要是霍去病开口一句不许,不让,刘徽一准要不乐意。
偏他那一句询问好不好。让刘徽莫名的有一种自己真在外面勾搭人的感觉。
她其实真没有勾搭人。
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可以,刘徽也不想跟他们太亲近。
“好。不管男的女的,我不让他们近身,只让你一个人近身可好?”刘徽又不是那乱来的人,霍去病都好声好气的请求她了。分居两地,还是应该尽可能的让对方放心。
霍去病得了刘徽的答案,亲了亲她的脸颊道:“好。我也不会让人近身。男女都一样。”
刘徽被霍去病逗笑了,认真的想了想,“想看看表哥让人表露倾慕时是何模样。”
霍去病!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恨不得那些人知道刘徽有所属,离得刘徽远远的,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刘徽面前,也别让他看到他们的那点心思,只怕不小心在刘徽面前暴露太多他的占有欲。
可刘徽呢?
巴不得能看看他让人缠着?
“表哥又不喜欢。”刘徽察觉到霍去病的状态不对,还能意识不到说错话?
那赶紧麻利的纠正。
她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可是,她都没有见过有人向霍去病表白时的场景,真想看上一眼。就一眼!
无奈没有那样的机会。
她也知道,霍去病不喜欢她提及有人对他的爱慕时,不像他一样的容不得。
可是,也真的没有必要太过在意。
刘徽在那儿反省。视线落在霍去病身上。
霍去病的心情,起起落落,有心要计较,可他怎么计较?
“可以画了。时间太长陛下也会怀疑。”霍去病无法计较。刘徽相信他,相信他无论面对多少人的倾慕,他都不会因此心动。
他对刘徽不是不信任,而是那些人对刘徽的觊觎让他不喜。他想要向所有人昭示,刘徽是他的。
刘徽回头打量霍去病一番,嗯,好像没有生气。
那就行。
想了想,刘徽亲了亲霍去病的唇瓣。叫霍去病扣住,若非记着刘徽要画画,断不会轻易松开……
刘徽为卫青画的漠北一战,风沙卷起,她从别人口中得知的战况。
卫青在看到画时,脸上的笑意何尝不是藏不住,“画得真好。”
瞧瞧刘彻都眼冒绿光了,刘徽赶紧把图收好,塞到卫青的手里,要看回家再看。
卫青安静的收着画,刘彻的目光,他没有察觉。
刘彻……别以为我看不出来。
看出来又怎么的?
此时此刻的刘彻就想,他不应该让卫青进宫,直接打着卫青的名号让刘徽给他画多好。
“卫青……”刘彻待要开口,曹安突然哭闹起来,打断刘彻的话。
卫子夫赶紧上前哄人,抱着曹安的卫长公主也忙低下头轻声哄着,然而没能哄好。
“陛下,时辰不早了,臣先行告退。”卫青当机立断告辞。
“父皇,安儿哭成这样,儿臣也先行告退。”卫长公主哄了小半天没把曹安哄好,决定她也先行一步。
因着曹安哭闹,刘彻不得不道:“好。”
一个好字,卫青告退,卫长公主也领着曹安走了。
刘彻反应过来,怎么让卫青走了?他的画!
画是谁的呢?
刘徽和霍去病低下头,有点渴了,喝点米汤吧。可不能献殷勤。
出宫上了马车,曹安控诉道:“母亲掐得我好痛。”
卫长公主忙道:“母亲不小心,安儿还疼吗?母亲给安儿吹吹。”
刘徽终是起程,刘彻征询平阳长公主的意见后,让曹襄和卫长公主、曹安一道随刘徽往河西去。
平阳长公主同刘徽道:“你表哥不想留在长安,要去外面看看,随他吧。”
里头有事。
刘徽偏头一想,马上明白。无非是平阳长公主和卫青有了卫禧,在曹襄那儿,他再不是母亲唯一的孩子。
不是唯一,心里难免生出一些不满,怨怼。
真真是太平日子过多了,一天天的尽给自己找不痛快。显然曹襄为免让各自不痛快,选择离开长安,好让各自都缓一缓。
如此甚好。刘徽认可无比。
不乐意在长安待着,走呗,出去外面走走看看,忙起来就没时间多想。
平阳长公主特意叮嘱刘徽一句,“不要特别照顾。”
“姑姑看我像是会特别照顾表哥的人?比起特别照顾表哥,我最乐意的是让他们感受世间疾苦。”刘徽不怕事,坦荡无比的告诉平阳长公主,跟她一走,到了地方,看看其他表哥她有给他们开后门,让他们悠闲过日子?
不仅没有悠闲过日子,哪个地方苦,哪个地方更能锻炼人,刘徽就把人往哪儿放。
卫青不管。一个个当表哥的怕刘徽,无一人敢吱声。
到目前为止,倒也算是都锻炼出来。
比不上卫青,当一方郡守足够。
辞行后,刘徽领着卫长公主一家三口和家人挥手再见,去河西了。
霍去病瞅着刘徽归心似箭的样儿,无半分不舍,一时不知如何说起。
算了算了,他只管在长安等着,等着西域太平,到时候刘徽就能回来了。
此时的西域是非常的不太平。
匈奴进击大宛,一路烧杀抢掠,大宛国内很快随着战争起而变成一片废墟,无数的百姓游离失所。
奔于他国,想的是未必不能得到别国收留。
可是西域各国的人早得了使臣传来的话,得知大宛是得罪大汉,不怕死的算计大汉,最后惹怒大汉,才落得如今的局面。
大汉跟各国使臣都放了话,哪一个国敢对大宛伸以援手,大汉一定会将他们视之为敌。
如今匈奴能灭大宛国,大汉也可以灭以他国。
最终,大宛国人在向河西靠近,希望能够得到大汉的收留。
眼看越来越多大宛国百姓出现在边境,都造成影响了,得想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人禀到崔询跟前,崔询一时也拿不准,“不许放他们入关。如何处置,公主应该快回来了。”
西域出那么大的事,还都是刘徽有意挑起的,刘徽一定料想到西域会出现的乱子。
与其他们拿不准乱来,不如等等,相信刘徽一定很快回来。
崔询所料不错,刘徽一路快马加鞭赶回,且让曹襄陪着卫长公主慢慢走。
曹襄倒也想跟着刘徽一道赶路,刘徽没让,卫长公主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曹安又还小。
建功立业不急于一时,曹襄先把妻儿照顾好吧。
曹襄一看刘徽不认同的表情,知道不好再坚持,听话的留下陪着卫长公主。
他有一种直觉,要是他再坚持的话,刘徽兴许会像当年一样的揍他!
曹襄一瞧见刘徽,一些过往不断的冒出来,脸上身上都一阵阵抽痛。
刘徽用最快的速度赶回河西,已然让各地官员都赶来,碰面把近些日子没能解决的事解决。
首要是大宛国的百姓想入大汉。
流民入境,此事当如何?
刘徽询问的视线扫过一众人,“你们的意思?”
“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大宛国民不会不知,匈奴灭大宛之战,因大汉而起。”灭国之仇,要是按照他们的禀性,不计一切代价也要报仇。
“臣民不知真相。如何控制,如对羌人,如对匈奴人,在于控制。听闻南边在兴修水利,既如此,何不将迁入河西的大宛人送回南边。如此一来,既可以隔断他们和大宛的联系,同时也可以补充大汉缺人的情况。”不同的人发表不同的意见。
刘徽认同最后一点。
没错, 人可是资源,有人就会有一切。否则大汉怎么会不遗余力的催生。
打了十几年的仗,打得人死伤无数。大汉朝不能只一味基建不管人。
对,没错,大宛国的人也好,别国的人也罢,想来都可以。听从安排就行。
刘徽拍板,让人开始统计大宛国的流民有多少。
统计之后,也是要跟大宛人讲清楚,进了大汉的国民,以后就是大汉的百姓,要守大汉的规矩。大汉会给他们分田分地,都要听从安排。不愿意的可以马上离开。
当然,进了大汉朝,不管想不想,有些规矩必须都要守。
大汉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自问守不了规矩,自从哪里来回哪儿去。
如今的大宛国民,国破家亡,四处逃窜都不断的被驱赶,他们唯一能够想到的是大汉。
国破家亡或因大汉而起不假,但在最后能够收留他们的也只有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