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兄弟
相比跳脱的平平,尔雅的性格自然更欣赏踏实的安安。
但不得不说平平在读书上的天赋是让老天爷喂饭吃的。
他不仅举一反三,还遗传了卫辞的好记忆。
平平记忆力虽说还算不上过目不忘,但也差不远了。
书本上的知识他最多看三遍就能牢牢记住。
加上他反应快,悟性高,很快就成了夫子心头又爱又恨的学生。
碍于卫辞在朝堂上越来越高的地位,一开始皇家书院的夫子在平平犯了错时,还心存顾忌,从轻处罚。
但尔雅深知越是聪明的学生越要严加管教。
在察觉到书院夫子的顾忌后,她立刻表态她们家的孩子身体瓷实。
只要孩子犯了错,随便夫子怎么处罚,她们家绝对没有任何异议。
对于平平的调皮犯错,尔雅并没有再去给他一遍一遍细心讲道理。
因为她发现聪明的孩子洞察力是很强的。
就像平平每次调皮捣蛋,他内心比谁都清楚自己错在了哪里,为何会被罚。
只是知道什么是错,和不去犯错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有些事平平是有自己的逻辑的。
比如平平有一次受罚就是因为在课堂上嫌弃同窗太蠢。
平平智商很高,有很多知识他不用老师说自己就能悟个七七八八。
就是有些知识他一下没能看明白,课堂上夫子大概讲一遍他也能完全听懂,并进行举一反三。
但天才不是处处都有的,这个世上终究还是平凡人更多。
所以才发现同班的同窗愚钝不开窍,明明很简单的知识还会听了忘,忘了听。
平平便毫不客气的嘲笑对方蠢的像头驴。
这种行为实在太没有教养,夫子听到后毫不客气的打了平平十个手板。
等平平安安下学回来后尔雅得知了此事,彼时她还想尝试着跟平平讲道理。
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不应该嘲笑同窗蠢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和缺点。
一个善良有涵养的小朋友是不会嘲讽自己的同窗愚蠢,而是善于发现朋友的优点。
谁知平平听完尔雅的话,却振振有词道:
“可刘子谦就是蠢的像头驴啊,祖母你不是教我和安安要做诚实的人吗?
我实话实说就是诚实啊,若是刘子谦因我说实话记恨我,那也是他心胸狭隘。”
尔雅听到这话差点气的仰倒,她不知一向嘴甜情商高的平平怎么入了学变的这么尖酸刻薄。
偏偏他还能言善辩,知道用尔雅曾经说过的话堵尔雅。
气急之下,尔雅只能狠狠揍了他一顿。
果然打完之后平平立刻懂事多了,哭喊着认了错。
尔雅问他错在何处,可知夫子为何要打他。
他一五一十说的比尔雅告诉他的还全面。
情急之下甚至把《论语》都搬了出来。
一丝不苟的背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说他应该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宽松,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
还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应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是促成别人的坏事。
嘲笑他人蠢笨显然属于成人之恶,是君子所不为的。
尔雅听他大道理一套一套的,顿时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合着你什么道理都懂,却偏偏在外惹是生非。
气急之下的尔雅忍不住又把平平揍了一顿。
平平最后被打怕了,最后老老实实说了他为什么当众嘲讽刘子谦。
原来刘子谦的父亲是四品少詹士,少詹士这个官职的主要工作就是辅佐太子。
参与对太子的教育、规谏,协助培养太子的品德和能力。
同时也管理东宫事务,涉及东宫的礼仪、文书、侍从等方面的管理,协调东宫各属官的工作。
只是皇上膝下虽然有好几个皇子,但登基至今却并未立储君。
刘子谦的父亲少詹士这个工作就十分的清闲。
这人一清闲就爱琢磨点事,刘子谦的父亲也不例外。
他思来想去投靠了陛下的长子瑞王,刘子谦父亲的亲妹妹,刘子谦的亲姑姑还进了瑞王府做侧妃。
背靠瑞王刘子谦在皇家书院也勉强算是皇亲国戚那一波。
他便横行无忌,经常欺负一下家世弱的同学。
平平在书院的一个朋友就被刘子谦欺负了。
平平是替朋友气不过,所以在抓住机会嘲讽他蠢的像头驴。
尔雅听完平平的话,也恢复了心平气和,她好好跟平平讲道理。
告诉他刘子谦欺负别的同学他可以告诉书院的夫子,请夫子出面责罚刘子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