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鱼池风水怪象
晨雾未散时,钱一多的越野车已碾过青石板路。
他左手拍着方向盘,右手把半凉的豆浆往嘴里送,喉结滚动时脖子上的金链子晃出冷光:"张道长,您说那小李宝是不是成心折腾人?
大早上五点就催命似的打电话,我昨儿给货站拉了趟水泥,后半夜才眯了俩钟头。"
张远山坐在副驾上,道袍下摆沾着星点晨露。
他摸出烟袋杆,在车窗上磕了磕,火星子溅在钱一多手背:"瞎嚷嚷什么?
小李宝那伤还没好全呢,能替余平递话,是把咱当自家人。"他偏头看向窗外,山桃花正顺着崖壁往路上探,粉白的瓣儿落了半车盖,"再说了,余家庄的槐花饼,你小子上次听赵婉儿说时,哈喇子都快滴到方向盘上了。"
钱一多被戳穿,耳尖泛红,猛踩油门冲过一段碎石路。
车底盘"哐当"一声,惊得路边的斑鸠扑棱棱飞起来。
张远山稳稳扶着前挡风,烟袋杆在膝盖上敲出节奏:"慢着点,余平说那鱼池在村东头老槐树下,绕山得走羊肠小道,你这莽撞劲儿——"
"到了!"钱一多突然刹住车。
车头正对着块歪斜的木牌,红漆写的"余家庄"三个字被雨淋得斑驳,倒像是血渍。
山雾裹着湿润的青草味涌进车窗,张远山眯眼望去,晨雾里影影绰绰立着几户青瓦白墙,檐角挂的铜铃被风一吹,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张道长!"
喊话声从雾里钻出来。
余平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裤脚沾着泥,正扶着辆二八杠自行车往这边跑。
他额角还挂着汗,显然是提前在村口等了许久:"可算把您盼来了!
我叔在家熬了小米粥,还说要杀只芦花鸡——"他瞥见钱一多,忙点头哈腰,"钱师傅也辛苦,我叔备了两坛自酿的苞谷烧,管够!"
钱一多的抱怨立刻消了大半,把车钥匙往余平手里一塞:"成,你先带张道长走,我把车停到晒谷场——那地儿宽敞,省得压了老乡的菜畦。"
张远山跟着余平往村里走。
青石板缝里钻出几丛野薄荷,踩上去凉丝丝的。
转过两道弯,一扇朱红木门"吱呀"打开,余顺华站在门槛里,腰弯得几乎要碰到膝盖。
他比余平年长二十来岁,两鬓全白了,眼下乌青像涂了层墨:"道长您可来了!"他伸手要扶张远山,又缩回来在裤腿上擦了擦,"前儿夜里,鱼池的鱼突然全没了,水面泛着绿泡儿,跟开了锅似的。
更邪性的是我媳妇跟小儿子,一个说看见水里有红影子,一个整宿喊腿疼——"他声音发颤,"大夫说查不出病,可他们瘦得脱了相啊!"
张远山跟着进了堂屋。
八仙桌上摆着刚出锅的槐花饼,甜香混着灶膛里的松木香。
他捏起一块,咬了口,面皮酥得掉渣:"余老哥别急,先吃饭。
我得先看看宅子的风水,再去鱼池。"
饭后,张远山在院里转了三圈。
他仰头看房梁上的八卦镜,弯腰摸墙根的青苔,最后站在堂屋门口,烟袋杆往东南方一指:"宅子坐北朝南,左有青龙(东)溪水,右有白虎(西)土坡,是聚财纳福的格局。"他转向余顺华,"问题不在这儿。"
余顺华的手猛地抖了下,茶碗"当啷"砸在石桌上。
余平忙去拾碎片,指甲盖都被划破了:"叔,咱这就去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