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22(第2页)
高超从小就爱看书,尤其爱看故事书。有时爸爸出去干活会拿回《新村》《文艺欣赏》等杂志,自己看过了就和别人家换着看。后来《少林寺》《射雕英雄传》等电影电视剧的上映,挂起了一阵武侠风,金庸的书也开始流行起来。在互相串换中,高超几乎读完了金庸的全部著作,还读了些古龙、梁羽生的。感觉金庸的书偏向于历史,有原型、有厚度,涉及了武林派别,涉及了民族大义,涉及了诗词歌赋,也有中医药典。古龙的小说天马行空,想象力特别丰富,侠与义在古龙的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梁羽生的小说源远流长,耐人琢磨,总感觉故事后面还有故事。还有其他的武侠小说,里面就会有一些色情段落。爸妈装作不知道,小孩子装作没看到。非常奇怪,中国孩子的性启蒙都是自己看书瞎琢磨的。还有琼瑶的一些撕心裂肺的小说,弄得人整天浮想联翩的。
关莹莹有时会跟高超借书,高超就把家里的给她拿着看,其实高超还想知道她看了里面的色情部分啥想法。她还书时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就在外面喊高超的名字。
高超出去问:“看完了?”
“嗯,看完了,还有没有了?”
“有,我去给你拿。”转身时候特意看了她一眼,想看看她的表情。
她没有什么表情,高超感觉很失望。
有人会问,高超是否会梦到她,当然了,那是一个爱做梦的年纪,啥梦不做?
他们就这样不咸不淡地相处着。
高超的成绩在小学阶段一直保持很不错,前三名打着转,虽然作业很少写,可是老师也不太说他,况且高超还会唱个歌什么的。就这样,貌似太平地度过了小学时光。上初中了,还象征性地考了个试,到乡里考的。
乡中心小学也是平房,可人家那里房子多,光老师的办公室就一溜房子。还有一个铁的旗杆,上面真的挂着红旗。不像东铁小学的旗杆是木头的,就一根杆子竖在那里,从没有挂过旗。他们那里还有钟,说是钟,其实就是一口破锅吊在办公室前面的树上,上课下课有专人敲,当当的,虽然不好听,可挺好玩。
爸爸还特意给了高超五毛钱,让他可以买点什么东西吃。卖东西的挺多,好多没有见过的糖果。
五毛钱,也买不了啥,高超精心地选了一种叫泡泡糖的,想的是能特别甜吧。
可吃了之后除了嘴里冒凉风之外,没感觉有其它,还不如一毛钱六颗的糖球甜。
等到了初中之后才知道,泡泡糖是用来嚼和吹的,没有人会咽到肚子里,是自己错了,太孤陋寡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