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渐雨楼逢:见东道主,入问天宗......
中洲第一峰天定山,位于中洲南部,一定要给它划一个界限的话,那就是两大知名宗门,药宗与丹阳观的中轴线上。
同时,也在南洲回归元宗的必经之路不远处,所以泽明道君当时说不远,只不过绕道半日路程而已,将人在天定山下附近一座小镇放下,便要离开。
和傅长宁分开之前,白小舟很有些忐忑。
此次出来,她和娘亲已经离家乡太远太远,堪称背井离乡,而今,最熟悉的人,也要同她们分开了。
傅长宁递给她一枚印信,同她说:“你到弗如城,先去城中通宝商会分部,找一个叫洪狮的人,把这个给他,他会把你们安顿好。”
“之后拜入归元宗,从哪里进山,要背多少干粮,也可以问他,但再之后,就得你上去了。”
傅长宁并未亲眼见过宗外仙阶,据说是上任掌教临时打造的,一直保留至今,九千九百九十九阶,想来并不好爬。
她只能尽力做自己能做的,洪狮是苏二先前说过的,通过商会内部路线给他和小何寄东西的中间人,和她已经熟络了,算半个自己人。
“是。”白小舟哽咽下拜,“恩人此生所给机遇之恩,小舟没齿难忘。”
傅长宁将她扶起来,印信塞进手里,“没有我,你没准也会拜入白家,可能会麻烦一点,但你的天赋在这,很难埋没。”
“我暂且不需要你做什么,你且照顾好自己和你娘,期待日后再见的一天。”
说最后一句话时,她眉眼轻弯,语气难得轻盈活泼。白小舟一下想起,恩人也才比她大十几岁而已,她用力点头,“是!”
四人就此分开。
-
因省了坐灵舟,抵达天定山附近时,也不过十月中旬,倒比原先想的要早上许多,只是即便如此,这附近也是人满为患,傅长宁一连找了三家客栈,都没了空房间,且小小一个镇子,却是卧虎藏龙,她感受到了不少筑基的气息。
这让傅长宁也低调了下来,最后干脆先去打听了这回大赛的情况,得知各大仙门与家族,将会在十二月和一月陆续赶到,而且这些人不会住在附近的城池或是镇子里,而是居住在自家灵舟上,甚至于,有几家财大气粗的,已经在山中自己搭建亭台楼阁了。
傅长宁听见这话时,仰头看了眼远处的天定山,巍峨群山间,淡蓝深白,积雪深厚,就这样从小镇看过去,仿佛天要倾倒下来了一般,极具压迫感。
说实话,很难想象在这雪山上举行大会的情形。
且这样难道不会对部分灵根功法不利吗?
“自然不会,且我出发前已经听说,各大宗门在商量,在云上齐建一座仙宫的打算了。”
一道声音从远处传来,傅长宁隐约觉得耳熟,却没听出来是谁,直到那人走近,隐约熟悉的面孔,终于叫她想起来,“冯道友?”
“见过傅道友。”
此人正是多年前元婴大典上,同样入了比试前十的问天宗冯耀。
当时冯耀不过二十出头,如今也是三十而立的年纪了,面容看起来成熟硬朗不少,修为同样突破了筑基,只是瞧着气息还不太稳定。
和她只是轻微的惊讶相比,冯耀起初认出熟人的惊喜,已经慢慢变了色,“傅道友这是,突破筑基中期了?”
“机缘巧合。”
自从被寒水道君说过后,傅长宁再用这几个字总有点别扭,但她和冯耀称不上太熟悉,也没别的话可客套了。
“道友实在是……令人惊叹。”
何止惊叹,简直人比人,气死人,同样的九年过去,他不过刚筑基不到一年,眼前这人已经跨过他一个大阶,成筑基中期了,这怎么比,拿什么比?
好在他也不是毫无见识之人,很快收敛好心绪,笑道,“无论如何,恭喜道友,道友刚来此地,可是没寻到住处?”
傅长宁确实没找到,但听话听音,她不准备再欠人人情,便要假称已经有了住处,谁料冯耀同她说:“有不少大宗弟子先抵达的,都安排去了附近的渐雨楼,道友可要同去?”
“渐雨楼是?”
“是我们宗门一座高楼,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年代久远,留下了许多前人丹青和笔墨,道友若有兴趣,可以去瞧一瞧。正好渐雨楼十几里外,这几个月还临时搭建了一处易市,有些修士在那里买卖东西,也可去看看。”
傅长宁迅速回忆了一番问天宗的位置,确实是在中洲,但她记忆中,并不在天定山这附近。
既然疑惑,她便也大大方方问了。
冯耀道:“算是我们宗门的一处旧址吧,原先已经半废弃了,只剩下一座渐雨楼,留了些老人看守,这几年为了配合万宗群英大会,才重新翻修了下,挂了匾额。”
话到此处,傅长宁自然应下。
她意识到在她不在的这几年,修仙界应当是发生了一些她不知道的事,比如冯耀话里话外的态度,就总让她觉得有些不同。
她先前买情报的时候,倒是了解过世面上流传的消息,但都是些不大不小的事,没涉及到深层信息和大宗门内部的隐秘。
此刻与冯耀一路往渐雨楼去,慢慢的,倒是听明白了,原来万宗群英大会,说是一等宗门联合举办,但其实每一届,算是有一位核心主办方的,而这一届的核心主办方,就是问天宗。
冯耀也不忌讳承认:“听我师尊说,这事是宗门极力争取来的,但说是东道主吧,其实也不算,只能算半个,名义上还是各大一等仙门联合举办,我们宗门,相当于捞了个迎客和后勤的差事。”
所以他才会出现在小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