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妖带 作品

第227章 王女士又来了(第2页)

  共饮一江水咖啡馆前段时间生意正常,苏沫和江锦还在为除周一周五外的生意不饱和而苦恼时,但突然一夜之间我们的生意就爆掉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咖啡太有创意,被游客拍下来传到短视频平台去了。

  结果,一夜爆红。

  很多人竟然跑来古玩街打卡。

  尤其是周末和平时的中午,共饮一江水的门口都会排出来老长一个队。

  现在不含先锋集团的团茶,共饮一江水平均一天能卖出去七百多杯咖啡饮品。

  “王姐,您想喝什么?”苏沫忙起身要去给王女士点咖啡去。

  王女士一面将手腕上提着的一个大袋子放在了茶桌上,一面随口道,“小姑娘你帮我点吧,不要太甜就行。”

  苏沫点点头去隔壁点咖啡了。

  我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大袋子。

  是一个很普通的帆布袋,应该是某品牌衣服的袋子。

  袋子里面放着一个锦盒。

  锦盒为长方形,不算大,差不多两个纸巾盒那么大。

  看着锦盒样式大概率应该是件瓷器,比如小花瓶之类的。

  “王姐,您这是拿了什么好东西过来啊?”

  “应该是件瓶子,你自己打开看吧,我只看了一眼,都没来得及细瞧。”

  没来得及细瞧?这意思就是你很赶时间?

  我将锦盒从袋子里轻轻拿了出来,然后将锦盒放好,再轻轻打开。

  果然,里面躺着一件瓷瓶。

  而且竟然还是件汝窑!

  当然,不是宋朝的汝窑。

  我第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件仿制的宋汝窑,蒜头瓶。

  釉面光亮,品相极佳。

  如果我没看错,这应该是件清朝中期官窑仿制的汝窑。

  清朝时期仿制了很多前朝如宋元明的瓷器,汝窑、哥窑、青花等等。

  我轻轻拿起这件蒜头瓶,掉过头看了一眼底款。

  果然六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

  这是件清乾隆仿汝窑蒜头瓶。

  大开门的东西,品相也相当不错。

  我双手拿着瓷瓶,底朝我,瓶口朝王女士。

  我在瓶底不但看见了底款六个字,还看到了一个小标签。

  这个小标签就相当于很多小超市贴在商品上的价格标签。

  但是这个标签可不仅仅是标价,内容要丰富的多。

  上面有货号、品名、年代和定价。

  标签上还印着中海文物商店的名字。

  中海文物商店的确是这个风格,喜欢在出售的古董上贴标签,这一点似乎是他们从民国时期一成立就这样做了,应该是跟西方古董商学来的。

  是不是中海文物商店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上面的定价。

  这件清乾隆仿汝窑蒜头瓶,标签上标的定价为188万。

  我快速的将这瓶子重新底朝下立了起来,然后笑呵呵的问道。

  “王姐,这瓶子品相不错,不知道是什么来历啊?”

  我这话对于内行人来说,是不应该问的。

  问了,那答案就是传世的。

  但是做生意么,自然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局长家的夫人,自然是不懂我们藏古行的规矩。

  该不该问,我都得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