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妖带 作品

第224章 到代的赝品

  这是一幅立轴。

  画面展开不到四分之一,我便知道作者是谁了。

  “哟!八大山人的画!”

  我轻轻惊叹了一句。

  八大山人,朱耷,他的画风太过鲜明,熟悉的人基本都能不看款识就认出他的画。

  这里顺便说一下啊,很多不了解书画史的人估计也听过八大山人。

  很多人都会误以为八大山人是八个人,跟什么竹林七贤、江南四大才子一样。

  不是,八大山人是一个人,明末清初大画家,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

  八大山人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极高,可谓是前承古人,后启来者。

  最近几年,古董市场上八大山人的画作炒的很厉害,价格奇高。

  这画完全展开,先不说真赝。

  单从目前的市场水平估,至少得三千万起。

  这是一幅花鸟,画面简单干净。

  一树古梅,上面栖着一只喜鹊。

  喜鹊翻着白眼,典型的八大风格。

  “林院长,这幅画我们院里的专家都鉴定过了?”

  我随口问了一句。

  林正卿点点头,“这幅画收进来有些年头了,最近在梳理的时候,部分研究员对这幅画提出了疑惑”

  林正卿的话说到此,我便抬手示意他不用说下去了。

  再说下去,我就没意义了。

  “是不是觉的这古梅和喜鹊的画风,放在同一处画上,时间线上似乎有一点冲突呢?”

  林正卿一听不禁就点点头,“您也看出来了?”

  我笑了笑,“实际上,这并不能说明这幅画就有问题。我们分析八大山人的创作历史,说有一段时间他只画植物山水,不画动物,这也只是从已经看到的八大的绘画中总结出来的,并不是定论。其实很多我们先前总结的规律和鉴定标准,都会随着考古发掘,或者传世物件的增多,而慢慢的改变,甚至推翻。”

  我这话,多少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了。

  毕竟,这可是金陵博物院,在座的数人除了高盖伦,其余哪个不是专家。

  “九爷,你这样说也对!”林正卿点点头笑道。

  “九爷?”高盖伦听到林正卿竟然喊我一声九爷,不禁就惊得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哦!金陵藏古界都称梅总为九爷,因为他的眼力称的上爷!连苏古雅集的苏老爷子都喊他小九爷呢!”

  林正卿赶忙解释了一句。

  “哦!”高盖伦听得有些不可思议起来,不禁转头打量了我一眼。

  我赶忙摆摆手,“这都是大家打趣我,随口喊的,相当于外号。来来来,我们还是看画。”

  我赶忙将众人的关注拉回到画上。

  “这幅画,总体上还是很到代的。无论是纸张、笔墨,包括装裱都是到代的。”

  在场博物院的几人听得似乎都如释重负。

  “不过,画,依旧是赝品。”

  我这一转折,听得众人是一头雾水。

  这到代的东西,怎么又是赝品呢?

  但是我这话一出,林正卿便明白了过来。

  “您是说,这是旧仿?”

  我点点头。

  八大山人的绘画现在市场价炒的很高,但它可不是现在才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