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眼熟(第2页)
所以,现在想来,如果真的是荣家参与了今晚这品鉴会的背后组织,那也不会太奇怪了。
当然了,我也是一猜。
也许根本跟人家荣家没关系,这两幅画说不定人家早就出手了。
但不管怎样,古董终归是古董,归根结底靠眼力。
我转完一圈,就去仔细研究顾先锋关注的那几件瓷器了。
瓷器九件,五件赝品,四件真品。
相比较起来,赝品更加漂亮,价格也都高了不少。
而真品却相对一般,最高一件起拍价也就780万而已。
我发现一个问题。
今天这38件拍品,除了几幅西方的油画艺术品,其余的国内古董。
其起拍价,实际上还都不高。
总体上都在市场价格往下一成左右。
看上去,还是很有诚意的。
当然了,其实我看的很清楚,这是组织者故意挖的坑。
今天来这里的大佬,虽然眼力大多都不咋地,但是他们都是生意人。
对于价格还是很敏感的。
东西真不真各凭眼力,但是价格定的太离谱了,大佬们都是看的出来的。
所以,现场的拍品,起拍价还是显着诚意的。
五件赝品瓷器就不用看了,四件真品我仔细看了看。
一件龙泉窑的青瓷,起拍价580万。
品相远不如上次我卖给顾先锋的那件龙泉窑玉壶春瓶子。
两件明青花,还有一件清康熙的粉彩尊。
如说哪件能拍,这四件都能拍。
毕竟一来是真品,二来价格尚可,起拍价低于市场价一成,估摸着如果有人抬起几手,应该就到市场价了。
所以,要说拍也都能拍。
就看藏家对什么类的东西感兴趣了。
我不知道顾先锋喜欢什么类别的瓷器,似乎只要是瓷器他都喜欢。
我在展区看的时候,也有三三两两的大佬举着酒杯边看展品边和别人聊天。
聊展品,聊收藏,但聊着聊着又聊到生意去了。
所以啊,这些大佬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些古董艺术品呢!
这些东西的研究鉴定那可是要沉心静气的,三心二意不走眼才怪呢!
当然,也有跟我一样,是专门被大佬们请来协助鉴定的。
这些人就仔仔细细的研究着,十分专心。
我看完展品刚想去拿点东西喝喝,却见顾先锋正和一位五十多岁年纪的男人站在那幅尺幅很大的《秋天的麦垛》前说着话。
“这画看上去是不错,不过,我对油画不感兴趣。我只看瓷器。”
顾先锋笑呵呵的说着话,随即轻轻酌了一小口香槟。
“油画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前几年我投的一批油画几乎都翻倍了!”
“是么?”顾先锋听得一惊,“那你还搞什么互联网,直接专职投资油画不得了!”
“这也是运气!猪在风口上都会飞!这可是我们这行的座右铭呢!”
“哈哈哈!”
“最近油画市场不太景气了,很多都缩水了,还好我跑的快。”那大佬边和顾先锋说话边看着油画研究着。
“不过,最近这前苏联画家的油画火了起来,升值空间不错,想不到今天这里还有这么漂亮的一幅前苏联的画。”
“漂亮那就是你的了,有什么好看的。”顾先锋大手一挥,“好像那边还有一幅,你都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