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36章 倭国水师不堪一击(第2页)

这是一场战力悬殊的战斗,但海军没有留手,当作一场难得的实战,手段尽出,毫不留情。

毕竟,武器装备也要经过实战的检验,战士的心态和意志也要得到锤炼,这与训练是迥然不同的。

一艘艘倭船起火或沉没,海面上满是残破的木板和飘浮的尸体,以及扑腾游动的倭人。

“真是太弱了。”刘国轩站在旗舰上,举着望远镜瞭望着远处的战场,轻轻摇头,遗憾不已。

虽然是难得的实战机会,但象大汉殴打小朋友,实战的意义便下降了大半。

“西班牙人虽然船少,但听杨彥迪所说,还勉强算是个对手。这倭人,简直是不堪一击。”

刘国轩放下望远镜,稍显无奈地苦笑了一声。

不管怎么样,倭国大败已成定局,增援九州岛的倭军也将成为瓮中之鳖。没有海军,关门海峡便是天堑,倭人难以再染指九州岛。

不仅是关门海峡,在计划中,靠近关门海峡的倭国之地,也就是长州藩,将划为非武装的缓冲地带。

同时,下关港将被指定为倭国的唯一通商港口。而大明帝国,也将是倭国对外的唯一通商国家。

至于荷兰,则将被幕府排除在外,彻底被切断东亚的商路。

这是控制倭国的第一步,以后就是不断的剥削和压榨,借幕府的纳款扩充驻九州岛的驻军,等待最后一击的时机。

一个封闭的倭国,也就失去了学习科学技术,提升武器装备的渠道。

此时,倭国水师已经败局已定,在明国海军的猛烈打击下,倭人丧失了作战的勇气,幸存的船只仓惶败逃。

舰船小,武器差,战术落后,凭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又能维持多久?

北洋海军的中小型战舰改变方向,向港口内追杀而去。将倭国船只摧毁或俘获,使其丧失海上运输的能力。

几乎同一时间,南洋海军的一部进攻了九州岛的都司港,几乎毫无损伤就摧毁了倭人的几十艘舰船。

港口内烟火升腾,有的船只还燃着火势,有的半倾半倒,有的已经沉入海底。海面上木板、死尸飘浮,一片的狼籍。

对于在九州岛负隅顽抗的倭人来说,这是灭顶之灾。意味着后路被切断,他们成了一团孤军,再不会有援军和物资运来。

北洋海军冲进下关港,以猛烈的炮火摧毁了岸上的炮台和港内的船只。

随后,运兵船驶入港口,在舰炮的掩护下,数千海军陆战队顺利登陆,轻松地击溃港口守军,占领桥头堡,接应主力登岸上陆。

至此,海军的联合行动的第一阶段作战宣告胜利结束。一万五千海军陆战队占领港口,在周围构筑环形工事。

按照作战计划的评估,拥有武器装备优势的明军。

在有工事可依托的情况下,能够抵挡三到四倍,甚至更多的倭军的进攻,且伤亡甚微。

明军占领下关港,保持防御的姿态,其目的就是诱敌来攻。

一方面能够大量杀伤倭军,另一方面则能使幕府在本州岛的防守兵力出现空虚的漏洞。

如果德川幕府调动数万人马前来进攻,也就意味着其它地方的守卫力量大幅削弱。

明国海军便能穿过关门海峡,奇袭大阪湾和江户(东京)湾。

不一定就要直接登陆进攻江户,大阪湾和江户湾还有大阪、横滨、川崎、横须贺等城市,登陆抢掠袭击,也能给德川幕府制造恐慌和压力。

大阪古称“浪速”,又叫“难波”,由于濒海,大阪自古就是千年故都奈良和京都的门户,是日本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一个地区。

在江户时代,大阪和京都、江户并称为“三都”,商业发达,也意味着财富集中。

如果这样还不能使德川幕府屈服,消灭九州岛倭军的陆军,将越过关门海峡,进入本州岛征战。

“港口还是太小,我军的力量太大,有种牛刀杀鸡的感觉。”刘国轩和杨彥迪登上码头,都是满脸的轻

松。

杨彥迪深有同感,笑着说道:“猛狮搏兔,必尽全力。战则必胜,也没有什么不好。”

“多少也能增加实战经验。”刘国轩轻轻点头,说道:“这里就交给杨兄,刘某率部去袭攻大阪和江户。”

杨彥迪痛快地答应下来,毕竟伐倭应该是以北洋海军为主,多抢些战功,也在情理之中。

南洋海军伐吕宋、占登嘉,攻孟加拉,婆罗洲也有他们的功劳,自不必再和北洋海军争抢。

他也知道北洋海军,特别是刘国轩是憋着一口气。作为郑家旧将,万岁宽宏,并不曾歧视打压。

可要得到皇帝的信重,就得卖力地表现,就得用战力来证明自己。

而在下关港口防御,固然能杀伤倭人的有生力量。但到底不如登陆作战,攻城掠地,更加耀眼。

“万岁深恨倭人,毁他几座城,应该能龙颜大悦。”刘国轩微眯了下眼睛,透出一股子狠厉。

杨彥迪嘿嘿笑着,说道:“德川幕府若不识时务,自然要狠狠地打击。”

不仅是对倭人,皇帝对于西班牙人,对于吕宋土著,也是一副要赶尽杀绝的凶狠态度。

相对于吕宋的地广人稀,倭国的人口众多,开化程度也不是土著能比的。

杨彥迪认为宣示武力就是必要的,包括了抢掠烧杀,虽然不能宣之于外。

至于什么王师秋毫无犯,那是对于大明子民。既然选择了侵略扩张,就别假仁假义。

将士们闻战则喜,一方面是为国征战乃军人本分,另一方面则是有利可图。

没有作战任务时,只能拿固定的粮饷,虽然也能养家糊口,但想发财,却也不太可能。

打起仗来,特别是对外的战争,就有了缴获的分成。攻入敌国城镇,抢掠也能私藏一些。

而卖出倭人奴工,军队也有分润,少说也能顶两三个月的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