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74章 辽东新局(第2页)

所以,他才能贴补海军数百万,造船造炮,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出目前亚洲最强大的海军。

全凤翔想到的,想不到的,黄立都有着长远的考虑,但却不会因为臣子操心而厌烦。

政务工作,黄立正在逐渐放手,只要把握着大方向不错,盛世可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与其劳于案牍,不如攀爬科技树,搞出有利于国际民生的大手段。

全凤翔边走边看,心中甚为满意。

除了秋收,官府还要趁着冬季未至,集中使用大牲畜将明年要耕种的田地,都开垦犁出。

再加上修盖的房屋,明年开春移民一到,便能够安居耕种,什么也不耽误。

“大型渔船还要打造,添加弩炮的那种。”全凤翔又想到一事,对着身旁的随员交代道:“据渔民所说,万岁所要的那种鲸鱼,在长岛海面确有出没。”

在黄海、东海,甚至是渤海,都有鲸鱼出没,通常是须鲸、虎鲸和露脊鲸。

而鲸鱼油脂不仅能制造蜡烛,还是极好的润滑油,鲸鱼肉也是优良蛋白质来源。

所以,黄立才给辽东巡抚全凤翔下旨,让他在辽东组建捕捞船队。不仅是鲸鱼,还有其它海产品,为百姓和驻军提供副食。

随员微微躬身,禀告道:“大人放心,北洋海军留下十余艘中型舰船,已经改造成远洋捕捞船。船厂也在加紧打造,明年还会再增加二十余艘。”

北洋海军实力较弱,但也是相对南洋海军来说。中型船排水量在一二百吨左右,捕猎鲸鱼没有问题。

除了海上捕猎,黄立还要求捕鲸船上设置提炼装置,或是在各岛上建立加工提炼厂。

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海产品捕捞之后,难以长期储存。在船上或加工厂里则可以烤制熏制腌制,鲸油也能提炼出来,以免因为腐败而浪费。

全凤翔并不知道皇帝要鲸油的深远打算,那是为蒸汽机进入实用化而准备的。但万岁既然有要求,做臣子的自然要全力做好。

“辽东重建,确实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全凤翔稍感无奈地说道:“因地制宜,方才能加快进度。万岁对辽东的关注和投入,都容不得咱们懈怠。”

幕僚沉吟了一下,说道:“大人,孔家就快到辽东了,如何安置,还要定下章程。”

全凤翔苦笑起来,缓缓说道:“既是流放,却也不必苛待,只当平民百姓安置即可。”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各村的教书先生还有不少缺额,就把他们分散开来,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吧!”

科举已过,对孔家的处置也下来了。

抄没家财产业田地,只留了人数最少的一支,作为奉祀官,看管洒扫孔庙。其他的孔家之人,全部流放辽东。

山东离辽东只是一海之隔,不是天南海北的遥远,气候环境也容易适应,倒是皇帝格外开恩了。

没了财产,没了收租的田地,更没了官衔和朝廷的俸禄,孔家人一下子就成了平头百姓。

对于历经四朝、衣食无忧的孔家人来说,不亚于从天摔到地。以后也只能靠自己的劳作,来挣吃食了。

也不一定是力气活儿的劳作,皇帝也没阻了他们从事其它行业的路。只要自食其力,黄立也不想多管。

说起来,黄立对孔圣倒没多大意见。封建礼教的话,还是程朱最可恨。

可辽东这边的读书人比北方还少,要推行朝廷的普及教育,缺额很大。

正好孔家人流放过来,倒是帮了全凤翔的忙儿。别的不行,当个教书先生,还能领份钱粮,比流汗种地强得多。

幕僚躬身应了,觉得大人这是给了孔家人照顾。

孔家那位衍圣公行事确实太过无耻,万岁心中生怨,也在所难免。但保留孔庙,还是给孔圣门徒留了脸面。

既没有动孔圣,也没禁孔圣学说,自然也就没掀起什么风浪。孔圣与孔家切割开来,确实是皇帝的智慧,或许也是臣子们的劝谏。

全凤翔严格来说,也是孔圣门徒,或者说是儒家弟子。

对于孔家人的下场,倒并不同情,也没有照顾之意,只是物尽其用罢了。

要知道,他可是一直没有降清,坚持到最后的抗清义士,对于屈膝投降的汉奸,最是痛恨,也包括孔家在内。

也正因为朝廷高层都算是忠义之臣,和全凤翔都是差不多的心思,对孔家的处置,才没引起大的反对。

“李将军巡边,不知道回没回来?”全凤翔想起一事,说道:“派人去沈阳走一趟,带上本官的书信。”

辽东的省府所在暂定辽阳,驻军总部却在沈阳。因为沈阳是下一阶段安置移民的重点,现在便要多依靠军队。

而在辽东的军事布署,以锦州和沈阳为两大重兵集团。锦州是副提督胡国柱,提督李岳则常驻沈阳。

现在,李岳和胡国柱都率领骑兵出发,巡视边防,却不知道到了哪里。

“科尔沁遭到重创,其他蒙古诸部也被震慑,不敢挑衅。李将军巡边,也有耀武之意,很快就能返回沈阳。”

听着幕僚的分析,全凤翔深以为然,本来也没什么担心。

经过明军和察哈尔诸部蒙古兵的扫荡,辽东北面的蒙古诸部非降即灭,特别是亲满的科尔沁部,更是被灭了六旗。

如果不是粮草不继,明军也不愿让察哈尔部太快地吞并左翼蒙古诸部,说不定就彻底灭了科尔沁四部十六旗。

如今,察哈尔部又返回了故地,再次野心勃勃地重新开始统一蒙古诸部的美梦,蒙古诸部的内乱就要发生。

没有了满清牵制,明军也将袖手旁观,左翼蒙古诸部要么被察哈尔部吞并,要么内附大明,这也是皇帝已经预料到的情况。

只要辽东和北方的恢复重建能够如期完成,兵强马壮的明军也不惧以察哈尔部为首的松散联盟。

当然,如果察哈尔部野心不止,要继续统一漠西或漠北蒙古,更是大明所乐见其成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