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18章 百姓的心思,兵临沈阳(第2页)

黄立对此也是赞同的,在他的设计中,农耕的赋税将不是大明财政的支柱。在辽东土地大量闲置的情况下,粗放耕作也不是不能接受。

老百姓要考虑长远,朝廷也同样如此。地方安置百姓的数量,也考虑到冗余,要保证几十年的发展和安定。

全凤翔的治辽思路,就是先在各地铺开,人口少点就少点。等到农业产出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再逐渐填充人口。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才没有继续在辽南安置移民。尽管辽南是发展最快最好的,还有旅顺等港口。

能够支撑辽沈恢复和发展的,就是内河航运。等到辽东战事已定,船只就能转向民用,加快物流运输,繁荣辽东的经济发展。

辽东有很多特产,运出去能赚很多钱。特别是人参和毛皮,北方和南方的需求很旺盛。

…………..

沈阳。

明军步骑陆续开到,开始沿河岸展开。主要是炮兵,几十门火炮架设起来,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对岸。

鳌拜带着十几名将领,站在沈阳城头,瞭望着明军的动静。

“兵力果然有五六万之多。”鳌拜微皱眉头,淡淡地说道:“摆开架势,展示军威,是想迫使我军不战而退吗?”

阿汉布禄说道:“鳌公,敌人的辎重车辆并不算多,粮草物资应该难以支撑长久作战。”

“确实如此。”鳌拜轻轻颌首,说道:“所以,才想不战而胜。这有些痴心妄想了吧?”

在渡口周边,鳌拜也摆出了全部的人马,还有沈阳城头的所有火炮。就是要告诉明军,已经是严阵以待,休想轻易过河。

鞑虏也清楚火炮性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有河面阻隔。他们只要轰击刚渡过河的敌人,对面的火炮应该打不到他们。

显示出决心,鳌拜当然也不是非要与明军打生打死。但他认为,这样至少能够拖延些时间。

多坚持一天,明军的粮草物资就会消耗一天,对接下来的作战也会造成影响。

河对面,李岳也带着人在附近三四里地的河岸侦察了一番。

“鞑虏果然集结于沈阳,不一定是非要死守,但拖延时间却是肯定的。”武自强跳下战马,把缰绳甩给亲兵,站在土山上,望着对岸。

李岳轻抚着马脖子,战马温顺地甩头拱了他一下,打着响鼻,低头啃食脚下的青草。

“派人给马宝等人传令,让他们直趋武靖营,在水师的帮助下,过河展开大迂回。”

“派人去武靖营,命令水师分一部赶来沈阳,助我军搭建浮桥,渡河作战。”

李岳接连下达了两道命令,又对王辅臣和王屏藩说道:“休整一夜,两位将军明天率部沿河东下,牵制鞑虏。”

骑兵沿浑河东下,作出另找地方渡河的假象,吸引鞑虏的注意,也有利于马宝等骑兵团的过河迂回。

王辅臣犹豫着问道:“我们要不要再悄悄返回,赶往武靖营,和马宝他们一起过河?”

李岳沉吟了一下,摇头道:“不用如此麻烦。在渡河作战打响后,你们从这里过河。”

对于突破浑河,李岳有相当强的信心。哪怕没有水师,也不过是打造木筏要多耗费些时间。

而且,他已经选好了突破点,有了大致的计划。现在的行动,不过是麻痹鞑虏,为马宝等人率部渡河迂回打掩护。

突破浑河靠步炮协同,追杀鞑虏,则是王辅臣王屏藩所部骑兵的任务。

只要在沈阳周边再消灭两万左右的鞑虏,整体的兵力态势便将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明军的骑兵就能纵横驰骋,自由行动,从而尽快地结束辽东战事。

“不管鞑虏是想坚守沈阳,接应族人通过,返回建州;还是拖延我军前进,保护族人转进海西。”

“我军重创或歼灭敌人的机会都已经出现,绝对不能放过。打好这一仗,辽东战事可宣告结束,可向朝廷报捷。”

李岳语气和缓下来,看着众将,甚至还带上了淡淡的微笑,说道:“从时间上估算,今明两天做好渡河的准备,后天便能开始总攻。”

众将躬身领命,各自散去。

一个时辰后,骑兵昂然出动,沿着浑河向东驰去,看似要另寻合适的渡河登陆地点。

对岸的鞑虏也早有预测,一万精骑沿河同向而行,始终保持着监视的状态。

“或许是故意牵制我军,迫使我军分薄兵力,但却不可不防。”鳌拜稍显无奈,缓缓说道:“多派游骑沿岸巡逻,不可懈怠。”

“卑职愿往。”郎格躬身请命,得到应允后,转身而去。

可惜,鳌拜虽然提高了警惕,却还是对明军的实力估计不足。

主要是内河航运,连阿汉布禄都不太清楚明军水师有多少船只,有多大的运力,便在辽阳被击败,一气逃回沈阳。

而且,对于关内明军骑兵的增援,鳌拜等人更是蒙在鼓里。全然不知,与明军的兵力差距,已经是如此之大。

…………..

纳里特河,教来河敖汉旗境上游段,今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一带。

如果按照路程算,从沈阳到边墙出关已经走了四分之三,返回辽东已经是指日可待。

但鳌拜派出的信使星夜兼程,带回的消息,却给清廷和迁徙的满人以当头一棒。

“放弃辽东,放弃建州,逃往海西?”康小三气极,将书信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声叫嚣道:“不,不,朕绝不做败逃天子。”

上前用脚狠狠踩着书信,康小三发泄着心中的愤恨,嘴里不停地骂道:“北方不守,京师不守,绕道千里,却又是如此,难道要逃到宁古塔,才算安定?”

“没有向死而生的决心,没有倾力而战的意志,逃,逃,逃,就知道逃。鳌拜这个权奸,误国,误朕,误族人,该杀,该杀。”

“太祖太宗的陵寢,说起就起,说挪就挪,简直是大逆不道。京师丢了,盛京丢了,龙兴之地也不要了…….”

苏克萨哈和康亲王杰书对视一眼,既是惶恐不安,也有几分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