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576章 成功登陆(第2页)

李岳露出笑容,点了点头,说道:“虽然还有一镇人马和重武器未上岸,但可以确定基本成功。”

陈上川笑得畅快,说道:“时间是足够的,兴许在关内鞑虏赶来救援前,我军能把宁远一攻而下。”

这倒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宁远守军不到一万,攻打坚城,明军也很有经验和办法。

李岳的目光投向宁远方向,淡淡地笑着,说道:“先拿下塔山,再伺机进攻宁远。其实,攻取宁远的意义已经不是太大。”

宁远就是一座小城,根本不足以切断鞑虏退路,还是要挖掘壕沟、构筑工事,并与宁远城联成一体攻防。

既然已经决定在塔山阻击,构筑防御阵是必然的。如果再打下宁远,就要再重新来一回。

所以,李岳对此并不是太过热心。按工程量,与占领塔山阻遏敌人,相差也不是很大。

当然,如果能先歼灭宁远守军,削弱鞑虏的实力,倒也是可以考虑。

“一战打垮鞑虏,海军就能腾出手来,向海外开疆拓土,幅度远超现在。”

陈上川拍了拍船舷,有些炫耀地问道:“这艘新舰足有四十八门火炮,火力是海军中最强大的。”

李岳脸上现出讶色,他还真没留意去数。只是看着舰船够大,够威风。

“四十八门火炮,一镇陆军的半数以上,真是没想到啊!”李岳赞叹道:“这得花多少钱?我看海军中,可不是只有一艘两艘。”

陈上川傲然一笑,说道:“连船带炮,便要几十万银子。明年要增加到二十艘,作为一线主力舰船。”

李岳咂舌不已,却并不知道在当时的海军强国中,一艘四十八门火炮的舰船,只能勉强算是四级战列舰。甚至,要归到巡洋舰之列。

当然,真正的巡洋舰是形体更小一些的五级和六级战舰,它们有二十四至四十门炮,往往全都设置在一层甲板上。

这些战舰比大战舰更轻便,航速更快,因此主要适用于袭击商船,担负侦察搜索和警戒掩护任务。

但在明军水师眼中,主力舰船已经相当厉害。之所以要达到二十艘,主要是以吕宋的西班牙人为作战对象。

在作战计划中,明军出动的是南洋水师,将是陈上川和杨彥迪率领的两支舰队。

而每支舰队将有十艘主力舰,四十余艘小炮船,十艘补给辅助船,兵力为万人左右。

西班牙人在吕宋顶多有三四千人,还雇佣了当地的土著数千,大小舰船四十多艘,能在海上作战的炮舰也就二十来艘。

所以,明军水师攻伐吕宋,那是猛狮搏兔,必尽全力。黄立也不希望有任何战败的意外,要一战把西班牙人全部消灭。

陆上战争更加简单,只要把士兵运上岸,线膛火枪加几十门火炮,还有上千枝火箭,西班牙人就完全不是对手,攻陷马尼拉也不在话下。

看着李岳惊讶不已的神情,陈上川笑了笑,说道:“这可不全是朝廷的拔款,还有海商的集资,而万岁拿出的内帑最多。”

如果把战争作为生意来考虑,黄立和海商们这叫投资,占领吕宋后,将从经营收益中获得回报。

当然,那些海商并不知道水师已经把吕宋作为首要的攻伐目标。

他们的投资,其实属于固定利率的债券。但有一点很吸引人,那就是可以在占领的海外疆土上得到土地、经商、建馆等优惠。

经过一年的观察,不管是商贾,还是士绅,都已经摸到了当今万岁的主要脾气禀性。

很简单,圣上讲究利益交换,讲究投桃报李。也就是说,没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理所应当。

什么都是皇帝的,你们做多少都是应当应分,都是作为大明臣民应该的。

从国债到借款,皇帝是记得每个人的贡献,并会马上或者是将来,给予丰厚的回报。

有借有还,这就是皇帝的原则,可比伸手就要捐输强得太多。

正因为有原则,才形成了良性循环。商贾和士绅也愿意出钱出力,纵是皇帝不记得自己的名字,能得到实际利益也不亏。

何况,还有民爵这个殊荣。那可是能光宗耀祖的荣誉,且很有发展的前景。

李岳惊讶之后,很快就调整了情绪,看着部队继续登陆,便要小船过来,他要亲自上岸指挥。

工兵部队已经登上海滩,开始搭设浮式栈桥,向海水里延伸。这样会让中小型船只停靠,不用涉水便能运送上岸。

尽管栈桥比较简单,远达不到后世的承载重量。但此时的武器装备也没那么沉重,什么坦克、装甲车根本没有。

栈桥搭设完毕,便能把拆解的火炮运送上岸。如几百斤的佛朗机,甚至可以直接推到岸上。

这也是辽东攻略的准备工作之一,既有工匠们的智慧,也有黄立的指点,并已经在军校中作为工兵课程,开始讲授。

……………

觉华岛海面,几十艘战船横亘,十几艘平底小船向岸上冲去,在近岸浅滩上强行登陆。

岸上两三里外,八旗骑兵列阵以待,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达海微皱着眉头,瞭望着,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

甲喇额真绰特巴安抚着躁动的战马,不时把目光投过来,可出击的命令迟迟不下达,他的心情越来越焦急。

“折腾了这么长时间,竟然只有三四百人登陆,还没有深入。”达海看了看日头,越来越觉得可疑。

在视线所及的距离,大概有一里多地,倒毙着十几匹战马,伤亡的士兵已经被抢救回来,只有地上残留着殷红的血迹。

这就是过于靠近的代价,达海和其他清军都没有料到,明军战船上的火炮,射程会这么远。

血的教训,再加上明军的不紧不慢,让达海既凛惧,又心存狐疑,觉得明军在故意拖延,要吸引己军靠近,再用火炮予以杀伤。

如果登陆的敌人很多,当然可以付出一定的代价,将敌人杀死在海滩或海水里。但就么点人,既不构成多大威胁,难免让达海反复权衡,迟迟没有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