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百姓的安定(第2页)
现在,官府对于粮食酿酒是有所限制的。但土豆、番薯和果类,却是放开。
而土豆和番薯的酿酒工艺,也被研发出来,正在成为民间酿酒的主流。因为其便宜,倒也受到了百姓们的喜爱。
“拌个酸辣土豆丝吧!”秦忠抱着儿子,还不忘走到伙房前,向着妻子提醒了一句。
土豆能当主食,也能当菜吃。秦忠就喜欢吃酸辣土豆丝,要是再喝上二两小酒,就感觉得非常美的享受了。
妻子答应了一声,又笑着说道:“丫头爱吃烤土豆,我在灶坑里给她烤两个。”
秦忠嘿嘿笑着连连点头,估摸着自家丫头也该从学堂放学回家了。
虽然对于女孩子读书识字,秦忠并不热衷。但家里有个小学生,丁税就能免掉,这可是个不小的诱惑。
何况,上学又不花钱。丫头也不大,既干不了重活儿,又不能嫁人。
对此,妻子倒是支持女儿去读书,并感慨自己怎么没遇到这好时候。甚至于,她还向女儿请教,现在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作为最早光复的地区,各项政策措施也是最早施行。很多官吏也是在这里得到锻炼,又分派到各省各地的。
四川虽然说不上多繁华,比沿海城镇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政务方面,却是走在前头,老百姓的感受也最深。
灶房的门敞着,秦忠抱着儿子在外面或坐或走,和妻子在说着话。
“听说明年就要北伐,彻底打败鞑子。”秦忠甚是期待地说道:“那时候就真的天下太平,彻底安心了。”
妻子嗯了一声,说道:“我也听说了。官府不是在收粮,估计是在做准备。”
停顿了一下,她又问道:“当家的,你是不是又想出去帮着运粮?”
秦忠倒没隐瞒,说道:“倒是有这个想法,不过是行船的小事儿。出去一趟,官府也能给奖励。”
官府出差征伕,已经不再是强制,百姓也不再是义务。或减免赋税,或直接给钱粮,反正不会让百姓白干就是。
妻子沉默了片刻,才说道:“倒也不在意那点钱粮奖励,但到底是对咱们有好处。早点太平,也早点安心。”
秦忠用力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反正也用不着咱们去打仗,行船也不走远,嘉陵江水道我也熟,运上两趟粮食,既贴补家用,也是为光复出点力。”
“那,到时候再说。”妻子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还是担心丈夫出门在外的不安全。
秦忠也是提前打个招呼,有这么个计划。到时候是什么情况,他也拿不准。
炊烟袅袅升起,时间不大,灶房里也飘出了米香味。
秦忠弯着腰,扶着儿子,笑呵呵地教他走路。
看着儿子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听着他不时发出的咯咯笑声,心中充满了欢乐。
此时,战争已经远离,他也相信明军会继续胜利,让他的小日子能继续安定地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