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503章 阻击,反攻

“开火!”叶虎大声怒吼着,几支箭矢从头顶飞过,却连眼都不眨。

从光复江南时从军入伍,叶虎升迁的不算慢,已经是哨长,手下有一百多士兵。

对于鞑虏,他的仇恨从来没有削减过,哪怕是亲手杀死过,却更加地期望能干提更多的敌人。

每当看到敌人在血肉横飞中倒下,他就有一种难言的兴奋和畅快。杀戮上瘾,或许说的就是他这种情况。

最早,他是跟从李来亨的,被李来亨所看重,回大都督府时,又将他交给了李岳。

从这方面讲,李岳算是他的少主。尽管明军中也没有家丁,但在叶虎的观念中,就是这样的关系。

但他拒绝了到李岳身边当亲兵,而是继续在军队中率部厮杀建功。

不仅在指挥士兵,叶虎还亲自操枪射击,看着敌人在他枪下倒毙,令他精神振奋。

“开火!”叶虎再次发出命令,并迅速稳定住身体,瞄准了敌人,扣动板机。

轰!火枪向后一顿,白烟升腾而起,硝磺味散发开来。

这味儿真好闻,叶虎看到他瞄准的目标被击中,胳膊都被打飞,抛洒着血肉打着转倒了下去,不由得咧开了大嘴。

两个牛录的鞑虏在坑洼不平的丘陵和矮树灌木中前行,虽然明军的火炮也受到了限制,但火力依然强大。

鞑虏嚎叫着,更多的却是给自己壮胆,举步难艰地向前冲去,在血花绽放中,不时伤亡倒下。

守军构筑的阵地倚地形而设,阻挡的鹿砦不过是砍倒的小树,树杈冲外。但工事后闪现的亮光,却相当密集。

轰,轰,轰……阵地上的数门佛朗机炮发出怒吼,在浓重的白烟升腾后,密集的霰…弹喷射而来。

五十来米的距离,密集如雨的霰…弹发射,给鞑虏虏成了不小的死伤,冲击的势头也被遏制。

炮兵飞速地更换子铳,再次点火,又激射出无数的弹丸。

紧接着,火枪的轰鸣,又成为了战场上的主旋律。

虽然线膛枪能够打得很远,但人的目力有限,更有效更准确的射击,在五六十米差不多是最佳距离。

当然,这个距离也在鞑虏的弓箭杀伤范围之内,但借助于工事的掩护,以及身上的盔甲,已经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了伤亡。

战场上,伤亡不可避免,现在的武器差距,还不足以打出零伤亡的战果。

而丘陵地带的防御也最为严密,足有一营兵力,并构筑了工事。火枪火炮猛烈打击下,两个牛录六百鞑虏伤亡惨重,只有两百多人狼狈地退了下去。

在军官的命令下,一百多火枪兵跳出战壕,冲上前去,毫不留情地杀戮伤兵,割取首级。

只有经历过肉搏战,并能战而不退的士兵,才算是真正的合格勇士。

当然,打扫战场、习惯血腥的环境,也是一种对胆气和意志的锻炼。杀过人的,也就没有了心理障碍。

一个未死的鞑虏突然从几个尸体中爬了起来,摇晃着用枪柱地支撑,身上血肉模糊,却还目露凶光,发出野狗般的低沉嘶吼。

“还敢凶!”

“让你叫!”

几个士兵稍微愣了一下,好象有点害怕。但很快又叫骂着围上去,人多胆壮,挺起刺刀便捅了过去,鞑虏接连被刺中数刀,颓然倒了下去。

噗,噗,噗……刺刀入肉的瘆人声音不时响起,还夹杂着惨叫、斥骂和哀饶。

不管是死是活,士兵们挨个用刺刀去捅,这是最安全的确保手段,在训练时便被军官反复强调过。

还有一些刀斧手,则将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砍下来,拎着小辫子扔进了大筐中。

鞑虏凶悍难敌?就这,胡说八道,扯淡……

一次次的胜利提振着官兵们的斗志和信心,明军不仅有了必胜的气势,更有了藐视敌人的资本。

鞑虏不过如此!越来越多的将士们,在心中有了这样的印象。

“开火!”

“开火!”

“开火!”

大路上的战斗更加激烈,军官的嗓子已经有些嘶哑,但依然有力而激昂。

两道战壕内的火枪兵轮番射击,从一百米到五十米,再到三十米,鞑虏的重甲兵已经伤亡惨重。

从左侧山地上射来的炮弹,不时在敌群中炸响,居高临下的轰击,使鞑虏的后路也在付出死伤。

佛朗机火炮以最快的速度更换着子铳,轰鸣着喷射出霰…弹,以暴风骤雨般的威势,横扫当面几十米范围内的敌人。

鞑虏的弓箭稀稀拉拉,能够在火枪火炮的猛烈打击下,冲到射程的已经形成不了密集的射击。

简陋的楯车被摧毁,被爆燃弹点燃,使越来越多的鞑虏丧失了掩护。阻壕壕沟虽宽,却只有两尺多深,鞑虏不用填塞,就能越过。

但在明军的战壕前,却有错落分布的鹿砦,人能从中间空隙行走,但速度却快不起来。

鞑虏可能并不清楚明军如此布置的深意,但在强大的火力面前,他们也确实难以突破。

明军的火枪再次发出阵阵轰鸣,令建虏胆战心惊的子弹,撞击着盾牌,射透了甲胄,在血肉横飞中,一个个鞑虏被打死打伤,倒在壕沟前。

在兵力上,守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这令鞑虏感到绝望,他们或许已经意识到难以突破敌人的阵地,因为阵地上敌人排兵的厚度,即便突入进去,也会被以多打少地消灭。

建虏的进攻已是后继无力,没有停止或撤退,却已经很难构成威胁。

但勒古却不能收兵,这是生路,哪怕伤亡惨重,也必须打开。否则,全军都将陷入绝境,只有全军覆没。

而且,已经伤亡了这么多,草草收兵,就是前功尽弃,白白死伤。

他调整了部队,正面成为佯攻,进攻的重点则转移到了侧翼丘陵。

鞑虏向侧翼增兵,李岳也做出调整,一边用火炮继续轰击,一边抽调了部分人马,增强侧翼防御。

鞑虏已经显出颓势,这完全在预料之中。

骑兵优势丧失殆尽,下马步战,不仅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更在守军凶猛的火力下,未突破阵前阻碍,便已经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