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多嘴 作品

第260章 做裙子(第2页)

  小老头儿盯着书册眼皮都不抬,苍老而疲惫的声音在书房回荡:

  “管?大势所趋,我怎么管……”

  四月二十八,燕国成立后的一个月,春夏税收正式在整个北地开启。

  按照旧朝例,每年六月前和十一月前,需要治下收齐整理好所有税赋运往各州,再经由州官和当地守备军共同负责运往京城。

  兵戈四起,四国国主都在四处征集兵马粮草。

  天下就在眼前,有机会的几人,谁不想一步登天呢?

  整个天下的动荡又岂止是三言两语能道得清的。

  燕国地域狭长,粮食不丰,青壮不足。

  是国母坚持按照故朝往年时间进行税收和征兵。

  一个女子,用尽办法说服国主。

  “北地百姓本就艰难,需要休养生息十数年才能略见成效。

  国主是大丈夫,志在四方。

  妾为女子,视万户百姓为子民。

  只求国主稍加怜惜,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

  赵卓翊当了一个月的国主,身上的气势不怒自威。

  “你给他们求情,他们又不知道。

  哼~你的荣华富贵都在吾身上,国母你要是不想当,有的是人愿意。”

  “妾从来只愿国主安好。”

  少年夫妻,感情是不同一般的。

  “你究竟想要怎样?别说现在的局势多重要你不知道。”

  “国主无非是缺兵马粮草,妾陪嫁的奴仆里有几个得用的。

  草料兵丁国主的人去办,粮食布帛便交给妾吧。

  春税突增,为缓解民怨,不妨让百姓用青草、药材、麻布、军鞋、木材等代替饷银……”

  相较于其他地方,北地虽然也经受了增兵加赋,但是百姓相对来说轻松的多。

  其他几个地方可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

  乱世多匪徒,苛政猛于虎,有多少人都是被逼到军中搏一条活路的。

  大湾村的陈家家和卢家这样兄弟多的,也随大流进行了分家。

  叶家只有一个叶青竹符合年纪,他们家不在征兵之列。

  盖完偏房还没来得及整理荒地,熊里正带着人下乡了。

  取之于民的军需即为赋。

  按照每户户籍上的人口,每人需上交粗麻布十五尺,谷子一升,草三担。

  一担草约四十斤,一个月每个人晒够一百二十斤青干草,时间非常紧迫。

  而且这种收法,除了没生出来的和没断气的,不论男女老幼,均摊。

  福禄还要大半个月才能回来,干活的人只有六个。

  菱角:“姑奶奶辛辛苦苦俩月割草晒草,从牙缝里挤出来这么点,到头来还不够交税的!”

  雅儿耷拉着眉眼道:

  “你好歹有点东西,我跟五姐织的布,都在身上了,咋办呐?”

  叶青竹嘴里嚼着一根狗尾巴草,毛茸茸的草穗一晃一抖地。

  “一二三四下地割草,五七在家织布。

  你们俩呆丫头,人家要粗、麻、布~

  菱角也是,喂马的和喂兔子的能一样吗?

  一个个笨的呀……”

  柳承小心翼翼问:

  “大哥,这能行吗?不会被里正借题发挥吧?”

  堂远手抠着脚趾,大眼睛骨碌转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