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多嘴 作品

第186章 梁半仙

  柳承在回去的路上跟堂远说起梁家,刚才那一礼,两人是出于敬佩。

  “三哥,还记得逃难时候的那个地主吗?”

  堂远:“你是说施舍馒头的那位吧?家中有个傻儿子?”

  “是啊,对比那位地主,我反而更喜欢梁半仙儿。”

  堂远叹道:“两人,不一样,也不能一起比较。”

  “为何?”

  “承哥,我从记事起,就是在街上讨饭。那些做善事的乡贤富绅,九成都是为了自己赚个好名声罢了。

  但是我受了他们的惠,得一顿饱饭,道一句好人长命,家业兴旺。

  梁半仙儿……”

  柳承:“他,好像把扶助贫弱,当成了一种信仰,对吗?”

  堂远点点头,在农市久了,听说梁家的事也多了。

  那对有着三角眼的父子,初见时,真无法给人好印象。

  不过人不可貌相,一副骨架皮囊,百年后终是融于黄土。

  堂远:“遇见他们之前,我从未想过,这世上会有一种人,愿意用自己的双手,赚得碎银微铜,只为换不相干的人活命。”

  柳承由衷道:“所以,他是梁半仙啊,不是梁老头,或是什么梁一刀。”

  梁半仙儿,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他本名叫什么了。大家只记得,传出名声的时候,那人就是梁半仙。

  多年以后,叶堂远在梁半仙墓前祭拜时,行的是弟子之礼。

  白狼县有一家靠刻桃符为生的梁姓人家,除去家中田产维持一家老小开销。

  父子俩闲来走遍深山,甚至亲手栽种上千株桃树。

  在每年深冬,耗费心血雕刻门神桃符,于年前去县城农市摆摊儿售卖。

  平民百姓买得,达官富商亦趋之若鹜。

  桃符所得,没有让梁家多吃一两肉,没能换得梁家一寸绫罗。

  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因梁家送来的米粮药材活命。

  之所以被叫做半仙儿,是因为他自己说,薄银不足护寒贫,所行善事唯半,不曾有一件值得称颂。

  梁家雕刻门神桃符,护家宅安稳,所以才得了个半仙儿的称号。

  所以聚闲帮不收梁家的保护费,虎哥佩服的是梁家大义。

  所以大家不会占用梁家的摊位,那是大家甘愿守护的善。

  燕北偏远贫瘠,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生存方式。

  若说热情,自然比不上远离人烟的小顺村。

  但是生活久了,叶家的几个孩子越来越了解燕北这个地方后,才发现他们原来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太肤浅。

  回到落脚的地方,正好看见谢老太太佝偻着扫雪。

  老太太自己不觉得,但是在外人看来,她已经动作迟缓,早就不是年轻时的雷厉风行。

  堂远把背篓摘下,笑道:

  “谢老太太,知道我们回来,扫雪相迎呢是吧?”

  老太太绷着脸佯装生气,抬着扫帚故意把积雪扫到堂远脚边。

  “败家小子,回来这么早不做买卖啦?出去,快出去。”

  柳承不管他们,自己回了杂物间放下背篓开始烧热水喝。三哥呀,怎么也要跟老太太斗上一会儿呢。

  堂远:“我偏不去,哎~今日心情好,我们兄弟俩休息半日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