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翻天覆地二十年
这种问题,不止是前世有争论,今生也如此。
金尚设想过的重点话题中,外语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最有可能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和后来学生们认知中的,高考理所当然地应该考外语,初中和高中,甚至小学就该开设外语课的理解不同,外语加入高考科目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至一九九五年的现在,才不过十五年,最开始只有三十分,然后逐年增加,五十分、七十分、一百分、一百二十分直到三年前提升到和语文、数学等同的一百五十分。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高考已经考了三年外语,国内绝大部分高中居然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外语课。
不是不想,而是办不到,会外语的教师太少了,
学校急,家长急,学生急,可是,急也没用。
宏观上来讲,政经改革释放了民间活力,对外贸易开始蓬勃发展,各领域外语人才的需求实在是太迫切了。自上而下推动的“外语热”,着实在这片土地上,蔓延了好多年,直到现在也“高烧不退”。
未来二十年,金尚估计这一现象也将持续下去。
实际执行层面,因为基础薄弱,很多东西都跟不上,上上下下都没有经验,闹笑话也是可以理解的。e去是go,要打招呼喊哈喽,哈喽哈喽哈哈喽!就这,还是满嘴的弯管子京腔……”
真不是金尚说笑话,而是这个世界十多年前的外语教学就是这么水。国大民骄,哪怕衰落了很长时间了,“中央之国”的惯性依然在影响着方方面面。
大家都承认学习外语有其必要,但是十多年前,依然没有上升到如今“外语热”的程度。
当金尚升到中学,初次接触所谓的“资深外语教师”的时候,也是受了一番惊吓的。
这里可是京城啊,哪怕是远城区,也是首善之都,国之心脏,都是如此水准,实在难以想象,其它地方会差到什么地步。
当然了,这对金尚也有好处的,凭借着比外语老师还要强上一线的听说读写能力,将只会背诵几个单词,熟读几个短语问答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甩得尾气都看不到了。
直到上了高中,才稍微正常一点。
见场边观众席爆发了哄笑声,吕辽脸上的表情罕见地放松了许多,主持人吴蝉强忍着笑,稍作解释道:
“早期的外语教学,确实充斥着今天的人们感到啼笑皆非的中式外语,最好的外语人才,都在更加重要的岗位发挥作用,外语教师极度稀缺,才有了小金上述的问题……”
金尚不失时机地补充道:
“今天的校园里,嘲笑某人数理化成绩差,会戏谑地说: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换成物理、化学、语文、外语、地理其实都问题不大。但是,在十多年前,你的外语,可能真是体育老师教的。其它主课老师都比较忙,只有经常被占用课程的体育老师比较闲,有空去参加外语突击培训,然后现学现卖,回来就给学生上外语课……”
“难以想象的疯狂年代!”
虽然和金尚同龄,但是,等吕辽上中学的时候,已经迈入九十年代了,和八十年代的金尚的感触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感慨特别深,
“难怪你要努力跳级升学,差距如此之大,也确实谈不上什么共同语言了。”
“这只是原因之一吧!时代变化很快,以前正儿八经的外语教师不好找,现在满大街的各种培训班。即便如此,我认为高水平的外语教师依然远远不够。另外,相关教培市场良莠不齐,确实该管一管了。”
关于这一点,就得由吕辽来详细说明了,毕竟,金尚的中学时代,实在是太遥远了。
吕辽也没有藏私,将自己初中和高中的见闻,向观众们详细述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