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斧 作品

第821章 旅游旺季即将到来的压力

九月的时光基本上都是忙碌之中渡过。

赵犇这个平安体系的灵魂信仰人物,小日子过得有些累,村委会,平安农场,平安种业,三条线不断的跑,有时候是能够开会都能开到脑袋抽筋。

业务越多。

事情是就越多了。

规模越大。

对于决策人来说,就越是需要谨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集团,哪怕是一点点的偏差,都是非常大的影响的。

不过累虽然是累了一点,还是很充实的。

就是成就感满满的意思。

赵犇看着平安农场和平安种业的发展开始一步步的迈进了正轨了,如同自己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两个孩子,正在茁壮的成长。

两大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不一样。

可核心还是一样的。

目前来说,平安农场求稳,但是平安种业却必须要冒进,不顾得失的冒进,在这种极端的发展战略偏差之下,两大集团开始走上了不一样的发展轨迹。

还有一点,那就是缺点都是一样的……

“人才,人才,人才!”

赵犇把方钧喊来,没有敲打,没有语气深长的话,直接进入目标,他沉声的说道:“越是这种时候,你越是需要稳住,人事资源部就是集团的根基,集团想要跳跃式的发展,你们必须要先去冲锋陷阵!”

“董事长,你把我给卖了吧!”

方钧感概:“我自诩自己也有些能力了,想要尽全力的跟上你的发展节奏,可每当我觉得,我们的人事部已经算是不错了,你总能让我知道,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了,是我在给你拖后腿了!”

他当初来平安农场,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试一试,毕竟作为体制内走出来的人才,多少人想要把他收归麾下,那时候的平安农场,就是一个空架子而已。

可他非常庆幸,庆幸陶映红的坚持,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一次的机缘。

平安农场从无到有。

他见证了。

也贡献了自己最大的能力。

他可以在功臣簿上留下重重一笔,当然,平安农场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他现在身家,哪怕不计算期权股来说,千万身家也还是有的,毕竟平安农场的待遇,在同行之中,是最好的。

他多少有些把平安农场当成自己的家了,除非平安农场先把他给扫地出门了,不然他已经是打算在这里养老了,可以为了集团燃烧自己,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的那种想法。

要是唯一一点,让他感觉不舒服的,那就是,不管他付出多大努力,集团那种跳跃式发展,总让他有些跟不上节奏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的能力不足,撑不住这个人事资源部。

整个集团都知道,集团从来没有缺过钱,但是一直在缺人,总集团,分公司,子公司,各地建立的办事处,等等的地方,一直在缺人,一直在需要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结果来说,就是他们人事资源部的不足。

“能把你卖了,补上集团这个窟窿,我早就卖了!”

赵犇笑了起来了:“你付出了多少,我心里面是有数的,我也知道,你已经竭尽全力了,一个企业来说,长期经营,很多部门位置,都是宁缺毋滥的,我能理解人事资源部的压力,可集团现在要发展,就必须要人才来支持,每一次发展的契机,对我们来说,都是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抓不住这样的机会,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机会,所以,哪怕再苦,再难,再累,你的任务必须要完成!”

“我尽全力!”

方钧何尝不知道,在这种跳跃式发展的阶段之中,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就等于在沙堆上建一栋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坍塌。

“平安种业那边,我要不要插手一下?”方钧突然问。

在没有融资之前,平安种业属于平安农场的子公司,所有人事权,都是他来统筹的,甚至上上下下几个人事部副总,那也是他安排进去的。

他的影响力,比现在的总监,还要大很多。

“不用!”

赵犇摆摆手:“平安种业现在是六国大封相,你们再插一手,那就引发大混乱得了,该撤就撤,尽可能把平安农场和平安种业变成两条平衡发展的线,唯一的交叉点,那就是业务上的合作,管理上,不要重叠!”

“哪有这么容易分得开啊!”方钧苦笑:“现在好几个老部下,还在打电话给我请教,有时候内部太乱,可不是好事,搞得人心惶惶的,谁都没心去干活了!”

“现在多少人想要把火烧到平安农场,你但凡露出一点点马脚,平安种业董事会立刻就召开,到时候他们趁机而入,我们麻烦就大了”赵犇还是摇摇头:“分得清分不清都好,必须要分,你是灵魂人物,别说不能插手,一个想法都不能有,陆骁和阿克尔都在等你的破绽呢!”

“你把这平安种业当成一个斗兽场,真的好吗?”方钧有些疑惑的说道:“内耗过大,对发展是不利的,业务发展缓慢,对估值就出现很大的影响了,到时候,吃亏的还是我们啊!”

“现在不是我想要斗,而是有些人,要把我摁住了,我要是认输了,输的不仅仅是平安种业,甚至是平安农场!”赵犇叹气:“你以为我就愿意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勾心斗角啊,我也累的,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我还不够强,做不到一言定乾坤呢!”

实力不够,就要有这方面的认知,要装孙子,伏低做小,要学会忍让。

这些,都是他当了董事长之后,学会的商业大道理,在国内外都是非常受用的,说到底,商场如战场,都是讲究弱肉强食的。

把平安种业这块骨头放出来,才能掩盖他们平安种业的发展战略部署。

至于平安种业,能走到什么地步。

看命。

“算了,战略战术的发展,也不是我的专长,我看的不够透!”方钧摆摆手,入了一开始的正题:“我还是专注我的人事问题,目前来说,我们在行业之内的名声太臭了,导致我们挖人的成本,高太多了,我的想法,还是拔苗助长,以应届毕业生来弥补中低层的员工问题,然后把集团目前的员工体系往上面推一级,这样大概能让我们的运营结构效率高很多,当然,拔苗助长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在管理上,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实力经验不够,甚至在很多项目上,我们要做好少赚,甚至亏损的一个状态,经验是需要资本堆集上去的,用人成本上,预估会增加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

“管理上没问题,我愿意把这用人成本提升一半,甚至双倍,都能接受,我们是一个崛起时间非常短的企业,既然如此,就要承受这高昂的用人成本!”

赵犇认可方钧的想法,沉思了半响,手指轻轻敲动台面,目光闪烁,半响之后,才开口说道:“但是技术人才呢,技术人才方面,咱们也要下点苦功夫!”

“现在这可不是我的事情了,应该是平安种业的事情了,不过我们平安农场也有内部的技术人才,大多数都是集中在种植技术上,研发毕竟不是我们的长项!”

方钧回答:“在这方面,我比较倾向,以农业职校的学生来解决,他们的确经验不足,也实力不够,但是可塑性非常强,我们现在的基层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大农业职校的学生,他们有种植技术上的理论知识,只要经过实践,就能进行地方专门性的指导,我们目标,一千亩的温室大棚,就要放一个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员去指导,保证我们科学种植的严格执行。”

“一千亩温室大棚就配置一个基层种植技术人员,就过分了一点,两千亩起吧,而底线来说,最少一个村,保证一个基层技术人员的指导工作!”赵犇说道:“我们走的始终还是技术优化的路线,不仅仅是品种技术的优化,更是种植技术的优化,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领先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