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斧 作品

第562章 羌寨的发展道路

赵犇的野心多少点燃了一些高博的热血,做一行爱一行,高博是搞农业教育的,他比任何人更加期望有一天夏国的农业教育能在国际上扬名立万。

国内有几所农大,名声还算是可以,比如夏农大,华中农大,金陵农大,西北农科大……

这些农业大学在国内,都是顶尖的。

可目前的话,在国际上的声誉远远不够,换句话说,国际上不认可他们的顶尖学府的地位。

夏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科技农业的发展上,却一直都比较落后的,这和整体科技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农业科技方面的确起步的很晚,并不能跟得上国际的节奏。

不管是漂亮国,还是西方大州,技术和发展都的远远超前。

这想要跟得上去,就要从根本的做起。

没错。

就是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键,只有教育做好了,人才才会多,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才能让夏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的更好,这就是一个根基的问题。

………………

“我刚才听到严文休那老不死的在摇人!”高博突然开口:“他不要脸不要皮的,来来去去折腾几个窝边草,把我给拉来了,还想要故技重施,在这么得寸进尺,老陆就要收拾他了!”

他说的老陆就是现在魔大副校长,农学院的院长,陆为民。

一个锅里面吃饭的。

都是老兄弟。

所以说话也很随便。

现在严文休想要挖魔大农学院的根,陆为民能不和他拼命啊,严文休也就是其他单方面有点能耐,要是遇上陆为民,估计就要的蔫了。

“这和我没关系!”赵犇一二三四五,先推了再说了,得罪不起严文休是一回事,可要是让陆校长惦记上了,他估计日子就难过了,这位桃李满天下的老教育家,一肚子坏水,曾经是魔大所有学生的共同公敌,抡起折腾学生,十个严文休加上十个高博,都不是他的对手。

“师徒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高博白了赵犇一眼,果然是一脉传承,都那么不要脸,严文休如此,张东林如此,这赵犇也是这样的。

听说严文休和张东林的老师,当年的那个半只脚踏进院士级别,曾经是农业教育里程碑的杨老,私底下也是这样不要脸的人。

“真和我没关系!”

赵犇指天发誓:“老师他的项目遇上了点难题,所以才想要从魔大农学院摇点人来支持一下,我就顺便帮忙,然后最好来学院这里兼个职!”

“严文休的项目,能帮得上忙了,数来数去,没几个了,朱同安?”高博眯眼,试探的问。

“嗯!”赵犇点头。

“别折腾朱同安了,他身体不好,挪不开窝了,我倒是有一个人选,你可以试一试!”高博想了想,说道。

“谁啊?”赵犇目光一亮。

做什么都离不开人才,做教育也是一样的,平安农大想要建立起来,师资力量就必须要配备起来,一个高博,力量还是太单薄了。

严文休要是专心搞教育,倒是可以弥补,但是这老家伙心思都在做研究上,估计也就是简直,张东林他们任务更是繁重,哪怕想要代课,都比较难。

平安农场进入粮食市场的节奏已经带起来了,万事俱备,东风已起,战鼓一响,从上到下,那就必须要全力以赴了,到时候所有的科研机构都不会有空余的人。

教育这一块,还是要找专业的,专注的,必须要带好这些学生,才能为平安农场的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储备中心。

“华南农大的葛一城教授!”高博感概的说道:“怀才不遇的典型,和严文休一个专业的,前二十年有才却心气太高,眼高手低的,被这社会毒打的差不多了,曾经最高记录一年之内被七个科研机构给开除了,但是转了方向之后,用了十年,他就在教育行业站稳脚跟,桃李满天下了,性格也和严文休差不多,一心想要做科研,做科学家,但是却偏偏成了领路人,区别就是严文休不死心,他却能踏实的做自己最擅长的教育行业!”

“好挖吗?”赵犇连忙问。

“最近可能好一点,他和华南农大产生了一些纠纷,主要是他的一个学生的研究论文出了问题,学校和学生各执一词,他偏向学生,另外他们院系在评副院长的时候,也有些争端很大,他被波及进去了,所以弄得筋疲力尽的,有心脱身,但是还没有下家,现在就看谁手快,谁条件好了!”

“得,我马上让人做

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保证手到擒来,必须拿下!”赵犇沉声的说道。

“不怕我框你啊?”高博微笑。

“高教授我都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相信我老师吗,他就吹牛的时候最厉害!”赵犇撇撇嘴。

“你还真是有奶就是娘啊!”高博忍不住鄙视了一眼赵犇这青年。

“现在孩子都没奶吃了,我再不哭一下,不得饿死了!”赵犇乐呵呵的说道。

“行了,另外还有几个,我到时候联系一下,看看他们的意图,在和你沟通,看怎么把人给请过来了!”高博看着远处的甲子山,眼睛很亮,目光很重:“本来就想,这地方还不错,混一个退休的,倒是偏偏让你带起来了节奏,干就干吧,看闭眼之前,能不能真的把你想要的平安农大给造出来……”

人最怕没梦想。

想都不敢想。

那不等于混吃等死,咸鱼一枚了。

老了的人,实现太多的梦想了,也失去了太多的追求,总是缺乏激情。

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高博,也有一个梦。

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农业学府。

虽然遥不可及。

但是只要坚持不懈的前进,总还是有希望的,特别是平安农场这么大一个集团支持,相比之下,比其他农大更多一些期望。

“对了,高教授,我还打算开一些管理学科,比如企业管理,农业管理的交叉学科!”

赵犇打断了一下高博的向往,低声的说道。

“为企业人才做储备?”

高博看了他一眼。

“算是吧!”赵犇笑着说道:“近水楼台先得月,靠着一所高校,我自然要有更大一点的期望,我既要技术人才,也要管理人才!”

“我先考察一下,有没有这个基础,然后做一个详细的计划,看看明年能不能开……”

高博点头。

………………………………

从学校回到村委会,已经是快天黑了,这个点数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饭香扑鼻了,但是村两委的办公室依旧是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

平安寨发展的很快。

但是就是太快了。

节奏拉的太猛,导致村两委的压力很大,大事小事,一件件的事情,如同一座座大山压过来了,村干部们有时候要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十二点才能回家。

很多村干部很多时候都是过家门而不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