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砂糖橘 作品

第423章 育幼院的孩子捡柴火(第2页)

  大家的眼睛都亮了,种地?

  也可以种树啊,这样以后在家里就可以砍柴了。

  孩子们都很高兴,围着吉祥就叽叽喳喳的、

  想到家中少年老成的吉智,吉祥看着天真的孩子们,露出微笑。

  三天后,五柳村的村民发现自己怎么把路上的柴火捡光了,那些孩子都不生气,还老是笑盈盈地看着自己。

  这可把他们气坏了,本来他们这群育幼院的小鳖崽子要捡柴火,心中就有了坏主意。

  想着自己把柴火捡光了,这些孩子气急败坏跟吉祥告状,吉祥教训他们,他们再把吉祥上告朝廷,最后能威胁吉祥在他们村子也建个厂子的。

  没想到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破灭了。

  人家日日坐着校车走,根本不搭理他们。

  什么柴火,什么野菜,他们看不上!

  吉祥还在路上搭了个茶水摊子给来往巡逻的官兵喝水,摊子就在孩子们回育幼院的必经之路上,有官兵盯着,这些村民根本啥也不敢做。

  这些事情他们也不敢跟村长说,村长当初被几个族老忽悠着说乞丐坏风水,跟吉祥要钱,被吉祥拒绝后就已经悔不当初了。

  要是好好答应了,那香皂厂不就在他们村里,红薯不就种在他们地里,每年能攒下钱来多买两亩地的不就是他们了吗?

  村长严令禁止村民再去找吉祥的麻烦,可耐不住有些村民就是觉得别人欠他们的。

  不过吉祥也不和这些人计较,这些人看到官兵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根本使不出什么手段来。

  九月底,吉祥把最后一批香皂给户部尚书送去,结了尾款,在家喜滋滋的数银子。

  云客来、特产店这些都是恒定的收入,康平县里油纸伞、茶叶也成了特产,每年收入纯利都在七八十万两,可真是满足了她做富婆的梦想啊。

  香皂厂里现在产能过剩,多出来十几万块,一次性卖给在洛阳的宋老爷,又是妥妥赚了几万两。

  所以她很干脆得在洛阳也置办了产业,还托人到南方去找花商,把花融到香皂里去,指不定又是一个爆品啊。

  守乐村现在养着一千多只猪,因为又要养猪又要种地,忙不过来,从其他的村子招工,帮衬村里人的娘家亲戚之类的。

  这人一多,吉祥就觉得有劳动力,把京城的仓库塞满了粮食,然后又买地,请人种。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梁余芳也在襄州置办了个银楼,批发京城时兴的簪子花样到襄州去卖,那叫一个火爆。

  听王菖蒲说,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王菖蒲作为吉祥手中的第一销售,带着一个队伍十几个人,把黄山毛峰和油纸伞卖到了陇右去,还有将军醉,在陇右被他超出了天价。

  一两银子的将军醉倒了一手,卖到五两还算少的,夸张点八两、十两。

  后来是吉祥及时按住了,不允许高价售卖,勉强稳定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