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家都赚钱了(第2页)

  所以她和顾岳霖挑了个时间去银行把钱存了。

  户口本结婚证这些东西在风眠身上,存款单放在顾岳霖那儿。

  各种利好政策陆续的听到风声,再落到实处。

  又有一些人拿到了营业执照。

  允许买卖的东西也在逐步放开,被判定投机倒把的案子越来越少。

  他们对面开了一家米粉店。

  是一对夫妻开的店,那对夫妻卤肥肠有一手,他们店主打肥肠米线,另外也卖杂酱米线和三鲜米线。

  店子开在学校附近,店里生意非常好。

  陆兰中午为了省事,不回去煮饭,就带着风蓉蓉去对面吃米线。

  吃完之后就对他们说:“那肥肠弄得是真好吃,你们得空也去吃,保证你们不后悔。”

  风眠笑道:“行,明天中午我们就不在学校吃了,去尝尝对面的米线。”

  转眼过了一个月,十月天的秋老虎还是挺热,不过店里的秋装已经开始销售出去了。

  风眠花钱在店里装了一个电话,跑了不少路才装下来,而且花费不便宜。

  好处是与海城那边联系,不用再去两条街外的电话厅。

  这会儿的人没什么边界感,每次她和海城那边电话谈生意,周围都有几个看热闹的,将她郁闷得要死。

  陆兰私下里问:“眠眠,这玩意儿弄下来花了多少钱?”

  风眠伸出手比了个数。

  陆兰瞪大了眼睛,一声惊呼,“这么贵?”

  风眠说:“贵是贵一些,但是值得,咱们得用它做大生意。”

  “你可真厉害,别人读书都在花钱,你读书还能赚大钱。你大把的时间花在赚钱上了,功课什么的,能行不?”

  对风眠来说,现在大学里学的这些东西,是降维打击,根本谈不上难度,只要她稍微花点儿时间就能完成任务。

  她又不要求多好,她的目地是来混个学历,这是为了防止未来当了女霸总被人笑话初中毕业。

  80年代初的名牌大学毕业,将来生意场上,也好听些不是?

  “放心吧,没问题的。”

  学习和赚钱之余,她还关注时事政治。

  学校里有电视,每天的新闻联播她必看。

  不光是现在,上辈子她也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对一个商人来说,每天看新闻是必修课,因为政局影响着赚钱的方向。

  八十年代初,逐渐开放,有点儿小钱的家庭越来越多,尤其是城里。

  这时候不以买大房子来彰显自己的富贵,而是以买家电来炫富。

  不管什么家电,都喜欢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客人一来一眼就能看到那种。

  可是因为个体户经营范围里没有这些东西,想要买一台电视并不容易。

  不是没有钱,而是渠道被控制。

  所以要说卖什么赚钱的话,走私电器绝对是条发大财的路子。

  风险也大,抓到了要判刑。

  风眠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是再等等吧,犹记得八十年代中期就不抓个体户了,费劲儿也搞不到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