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东方 作品

第1326章(第2页)

    纵然是那些不识字的大老粗。

    那也得赶时髦,一铜板采购一册。

    跟着儒雅之士一起品评一下时政新闻。

    从最开始的京都皇城,到周边的七个郡。

    在到相对偏远的炎西六郡。

    秦倌在人们心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燎原之势。

    其实这样的大好局面出来。

    梁成之前也没有预料到。

    最初只是觉得报倌可以弥补人们心中匮乏的精神状态。

    也提升老百姓的整体认知。

    防止出现认知偏差。

    随着报倌的出现确实解除了百姓们心中对陛下的一些误会。

    转而开始支持当今的皇帝陛下。

    但文化人的情操往往是越来越重的。

    大家都心知肚明。

    秦倌如此大范围的宣传新政。

    不就是要为人们竖立典范吗?

    同时也恶化了一些人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固有印象。

    让那些危害国家,与民争利的贪腐之辈,在民众之间无所遁形。

    而且在读书人眼中,秦倌的出现也意味着属于他们崛起的时刻要来临了。

    陛下变革的态度非常的坚决。

    太岁军又抓了几个家族的老爷。

    这件事情已经无法在京都皇城激荡出丝毫的波澜。

    也没有人站出来造谣说太岁军栽赃陷害了。

    反而说抓的好。

    抓了贪墨官员,完全是净化空气。

    谁让那些昧良心的大老爷们侵占百姓们的田地呢?

    不过,最能引起轰动的则是,秦倌上的一条惊世骇俗的告示。

    那就是陛下要举办恩科考典了。

    已经诏令大秦二十四郡的郡守、主簿进京参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