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东方 作品
第886章(第2页)
归根结底,兵不贵多而贵于精。
正如睢阳军两三万之众,却无法攻克两千人驻守的岐黄山一样。
正如五百太岁军进青州。
三站大捷,却仅仅付出二十几人的伤亡一样。
精锐的太岁军,能做到以一敌十。
甚至是以一敌百。
军队武装,择优而选,选拔后训练。
战争时期拉出去小股部队即可。
犯不上动辄几万士兵出动。
而太岁军的强悍之处在于他们的单兵素质。
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武器装备。
他们身上佩戴的冷锻甲,能够面对刀枪剑刺的劈砍而毫发无损。
他们使用的诸葛连弩跟钢铁锻造的武器,则是无坚不摧。
攻城拔寨的时候,还有三弓床弩、枪刺弩机跟威力更加恐怖的马槊弩机加持。
可谓当世攻防兼备的顶尖典范。
只是梁成武装五百太岁军,就耗费了将近千两真金白银。
他就算再富裕,也不能将炎西六郡的十万大军都照着太岁军那个模式培养吧?
这是不可能的!
也做不到。
梁成权衡之后,还得决定走精兵简政的路线。
打造一支三到五万人的多功能军团即可。
如今正是梁成头脑风暴的时刻。
武器装备的改良。
梁成有对标的参照物。
马槊弩机的构思。
几乎解决了未来远距离攻击的手段。
但是如何高效率的攻城拔寨?
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梁成自然考虑过火药的问题。
可是对于原材料的收集跟火药的普及,梁成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