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尸检
“这个男孩在一次离奇的骑马事故中丧生……直至今日,我们依旧没能弄清楚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伊纳亚夫人的声音似从遥远的回忆中传来,带着一丝无奈与困惑。
话音刚落,亚历山大心中顿时警铃大作。在他的认知里,米尔扎绝非善类,其心思深沉且手段狠辣,为达目的向来不择手段。
听闻这突如其来的死亡事件,亚历山大的直觉告诉他,此事绝非表面这般简单。
“就在众人热议他可能取代大哥之时,这男孩竟突然死了?”亚历山大忍不住以清晰且尖锐的语气惊呼,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怀疑。
他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各种可能性,难道这背后隐藏着米尔扎不可告人的阴谋?
然而,在场的女士们似乎并未过多在意亚历山大话语中的深意。伊纳亚夫人轻轻摆了摆手,神色略显疲惫:
“……亚历山大,你无需这般隐晦。这事儿刚发生,我们就觉得其中必有隐情。”她的语气里透着一种已然洞悉亚历山大想法的意味,仿佛这件事他们已经私下探讨过无数次。
想到接下来必须给出的答案,伊纳亚夫人心中一阵烦闷。她紧紧抿着双唇,唇色因用力而略显苍白,手中轻轻摇晃着酒杯,杯中的液体随着她的动作微微荡漾,发出细微的声响,试图借此平复心中那如针刺痛的情绪。
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
“当时没验尸吗?”一旁的太后瞪大了眼睛,语气中满是按捺不住的好奇。
太后向前微微倾身,目光紧紧盯着伊纳亚夫人,仿佛想要从她的表情中挖出更多线索,“我记得那事儿当时闹得动静可不小,难道就一无所获?”
太后的好奇心不仅仅源于男孩死亡的离奇,更因为这件事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牵扯到了权力与阴谋的纠葛。
太后如此感兴趣,并非仅仅因为男孩死亡的情形太过特殊。
在阿哈德尼亚,尸检,哪怕只是出于医学目的切开尸体,都被视为大忌。在当地人心中,尸体是神圣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切开、缝合乃至毁坏尸体,都会被视作严重的耻辱。
这种观念深深扎根于阿哈德尼亚的文化与传统之中,如同古老的树根,盘根错节,难以撼动。
在这个国家,就连医疗手术这类必要行为,都受到严苛限制。一旦发现医生违反相关法规,极有可能被逮捕,甚至会被当地寺庙直接处决。
法律的威严如同高悬的利剑,时刻警示着人们不可逾越雷池一步。
正因如此,阿哈德尼亚的医疗手段多以非侵入性为主,像药丸、药水和药膏较为常见。这些药物被精心炮制,承载着阿哈德尼亚独特的医学智慧。
仅有三种情况例外——放血、治疗骨折以及取出箭和其他弹片。这三种例外情况,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与对生命的敬畏中,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医生被允许切开皮肤和血管,放出他们认为可能引发疾病的坏血,这是当时的普遍认知。他们坚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体内的“邪恶”释放出来,让身体恢复健康。
在昏暗的诊疗室里,医生们手持锋利的刀具,小心翼翼地切开病人的皮肤,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带着病人对康复的期待。
处理骨折时,他们要么包扎受伤部位,用柔软而坚韧的绷带将伤口紧紧缠绕,给予骨头稳定的支撑;
要么先切开一些皮肉,再用镊子手动将散落的骨头碎片复位,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谨慎与专注。
接着缝合伤口并打上石膏,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细的艺术创作,医生们在拯救生命的同时,也在与传统的观念和法规进行着微妙的平衡。
至于取出箭头,如果箭头难以简单拔出,就会采取切开皮肤的方式。
许多箭头由参差不齐的锯齿状材料制成,射入人体后会缠绕在肉里,强行拔出会撕裂出巨大伤口。
战场上,受伤的士兵痛苦地呻吟着,医生们深知这一过程的艰难与痛苦,但为了拯救生命,他们不得不拿起手术刀,有条不紊地切开扭曲的肉体。
所以,取出箭头需专业技能,有条不紊地切开扭曲的肉体。医生们全神贯注,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他们的双手在血肉模糊中探寻,试图找到那隐藏在深处的致命金属。
这无疑是个让伤者痛苦万分的过程,伤者的惨叫声回荡在诊疗室中,但又不得不做,否则生锈的金属箭头很快会让伤口坏死,夺走伤者的生命。
这便是医生被允许从人体抽血的仅有的三个原因,毕竟人们能直观看到这些做法带来的良性效果。
每一次成功的治疗,都像是在与死神的一场较量,医生们凭借着有限的手段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人们的生命。
而其他手术相对隐蔽,若无证据,医生会遭到排斥,甚至因实施这些手术而直接遭受迫害。
在这个传统与封建交织的国度,医疗的进步在重重限制下举步维艰。医生们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挑战,还要小心翼翼地避开法律的红线。
若对活人身体都持这般态度,那对死者的态度便不难想象。
人们对死者的敬畏之情,使得尸体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哪怕是为了探寻真相,想要对尸体进行进一步检查,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即便像法扎这样位高权重的帕夏,要安排相关事宜都费尽周折,以至于此事的风声都传到了首都,传入了太后耳中。
当时,几乎所有的家臣都如临大敌,纷纷站出来,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态度,强烈反对法扎帕夏下达的命令。
他们深知此事关乎重大,不仅仅涉及到传统与信仰,更触及到整个贵族阶层的底线。于是,家臣们纷纷引经据典,搬出各种宗教言论,试图劝阻这位心意已决的帕夏。
“大人,您请三思啊!”一位年长的家臣,满脸的忧虑与焦急,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据说人死后便会去见天父拉穆。倘若年轻的领主身体被无情剖开,他又该以怎样的模样去现身于天父面前呢?这无疑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啊!”
另一位家臣也赶忙附和,神色凝重,言辞恳切:“帕夏大人,残害死者可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啊!我实在是不能参与其中,还望大人收回成命。”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更是语重心长地劝说道:“孩子啊,生死有命,这一切皆是上天的安排。
请不要让你的儿子在死后还承受更多的痛苦。放手让他去吧,你也该快乐地生活。即便生活不能事事如意,至少也要学会知足啊。”
然而,法扎帕夏在彻底了解到米尔扎那令人发指的本性之后,心中的疑虑如同汹涌的潮水,难以平息。他强烈怀疑这看似意外的死亡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此刻的他,心意已决,如同铁石般坚定地说道:
“大人,我们国家有句流传千古的俗话……遭受不公正对待的灵魂,是不得安息的。身为父亲,如果我不能确定儿子是否能够安息,又怎能安心入眠呢?
倘若他真的是被人谋害,我拼了这条老命,也一定会找出那幕后的凶手。如果这一切只是拉姆的旨意……那么这次验尸也由他来做。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