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神秘的 作品

896控制托勒密二(第2页)

“尊敬的女士们,我心中实在困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些对我们怀有敌意的人,又是怎样掌握权力的呢?

如果我记忆有误,请您二位务必纠正我。

但据我所知,是我、您,还有法扎帕夏……我们三人,如同牢牢扼住托勒密咽喉的掌控者。

他在权力的舞台上,并没有其他足以依靠的强大盟友。

所以,从各方面的形势来看,这朝廷理应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啊!

可为何,你们会在如此关键的局势下,错失巩固我们地位的大好机会呢?”

亚历山大的言辞充满了对抗的意味,他甚至毫不避讳地直接称呼托勒密的名字,这般举动,无疑是在公然指责两位女士在宫廷权力掌控方面的无能。

“……”王太后听到如此尖锐的话语,不禁因这强烈的刺激而沮丧地撅起了嘴唇,脸上写满了无奈与失落。

而伊娜雅夫人则斜眼看了看身旁的王太后,那眼神仿佛是在征求她的同意,询问是否要回应亚历山大的质问。

见这位贵妇人并未表示反对,伊娜雅夫人这才勉强开口附和道:

“唉,亚历山大,我们又何尝没有努力过呢。

只是托勒密……如今实在是越来越难以掌控了。

最初的时候,我们还能够用西利玛的柔情去哄劝他,凭借法扎帕夏的威严去逼迫他就范。

但近些日子以来……他的脾气愈发喜怒无常,就像一阵捉摸不透的狂风。

他完全不顾及我们的建议,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愿意听从我们的安排。”

伊娜雅夫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强烈抱怨,而且随着话语的深入,那抱怨的情绪愈发尖锐。

“最近的情况更是糟糕透顶,为了分化阿蒙赫拉夫特的势力,我们被迫让越来越多的贵族进入宫廷。

可这却导致不少心怀不轨的人趁机混了进来。

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只会在宫廷里惹是生非、争吵不休。

他们就是一群麻烦制造者,甚至可能是敌方派来的间谍……就像我之前说的,简直就是该死的蟑螂!”

“你以为西利玛是怎么被赶出宫廷的?我的拉姆啊!

他们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敢把她驱逐出去!

还堂而皇之地声称是因为孩子的缘故。

这帮厚颜无耻的混蛋……我以我的名义发誓,以后他们绝对不会再让她加入宫廷。”

这是亚历山大为数不多见到伊纳亚夫人真正情绪失控的场合之一。

她紧紧地咬紧牙关,仿佛要将内心的愤怒通过这小小的动作宣泄出来。

手中的水晶酒杯被她用力地握紧,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她的双眼之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那怒火仿佛能将眼前的一切都焚烧殆尽。

胸也因情绪的激动而明显地起伏着,显示出她内心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

然而,这也是亚历山大为数不多不接受伊纳亚夫人借口的情况之一。

他对当前事态的发展感到无比愤怒,内心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抑制,终于,他用沉重而低沉的声音,发出了自己的长篇大论。

“他们竟能在托勒密耳边悄悄进言,而他就只是静静地听着?

难道他连最基本的感恩都不懂,不记得究竟是谁将他推上如今这个位置的吗?

既然您明明知晓他会听信那些人的话,为何还任由他们接近他?

您和法扎帕夏当时又在做些什么呢?

若不是你们有所懈怠、自满自足,这些人又怎敢如此肆无忌惮,在宫廷中肆意提高嗓门,扰乱局势呢?”

亚历山大一连串的质问,如连珠炮般发出,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解。

此刻的他,心中对宫廷局势的失控感到极为恼火,话语中不自觉地带出了强烈的指责意味。

“……”伊娜雅夫人和太后听到亚历山大这般严厉的质问,都陷入了沉默。

她们低垂着头,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与无奈的神情。

事实上,王太后被赶出宫廷这一不争的事实,恰好成为了亚历山大此番指控最有力的证据。

这无疑表明,他们之前在对托勒密的把控以及宫廷局势的判断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失误。

看着两位女士抿着嘴唇,脸色略显阴沉,亚历山大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暗自思忖自己是不是有些过于严厉了。

他的心,也在这一刻悄然软化。

随后,他缓缓放低声音,语气变得友善许多,轻柔地补充道:

“殿下……我记得您曾经说过,之所以选择托勒密,正是因为他性格安静,相对容易被人左右。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要把他从这些负面声音的影响中解救出来,如此一来,您便能重回宫廷,一切或许就能回归正轨。

只是,事情从来都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

“不,这不一样。”亚历山大刚试图安抚这位女士,西利玛便用坚定且压抑的低吼,硬生生地打断了他的话语。

这位高贵的女士紧紧地咬紧那美丽的牙齿,力度甚至比她的伴侣伊娜雅夫人还要大。

随后,她将注意力凝聚得如同剃刀般锋利,用仿若冰冻的西伯利亚苔原一样寒冷刺骨的声音说道:

“他变了。如今的他,一心想要成为像他父亲那样的人,渴望成为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国王。

现在每次我与他交谈,他总是开口便是‘父亲会这么做!’或者‘父亲绝不会容忍这种事’,又或者‘父亲一直以来都是对的’。

这个愚蠢的小子……他都已然忘却了他父亲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了。”

太后的声音中,充满了极度的苦涩,脸上那痛苦的表情清晰可见,仿佛回忆起那些过往,心中便如被利刃刺痛。

看着一个自己从小便认识的男孩,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发生了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就发生在自己眼前……

她又怎能不为此感到痛心与无奈呢?

“我甚至听他说过……‘随便你们怎么评价我父亲,但他知道如何赢得尊重。

要是他还活着,这些奸诈的家伙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伊娜雅夫人一边揉着太阳穴,脸上流露出痛苦的神情,仿佛正在忍受着偏头痛的折磨,一边向她的朋友补充说道。

“……”听到这话,亚历山大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默默地端起酒杯,猛地喝了一大口酒,试图借此平复一下自己略显杂乱的心情。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也在不停地琢磨着这整件事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意义。

他深知,这便是君主制所存在的问题。

倘若君主这个“心”地善良且英明,那么整个国家就如同拥有强大动力的推土机,能够一往无前,摧毁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要是君主这个“心”病态且虚荣,那么整个国家就会如同生病的躯体,逐渐走向衰败。

不幸的是,在绝大多数时候……占据君主之位的人,往往能力平平,却怀揣着过大的野心,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困境。

再看看西方制度,虽然它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就拿不列颠脱欧这件事来说,不列颠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主动对自己实施制裁的国家……

但至少它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失败,而将整个国家拖入深渊。

如果国家出现问题,那往往是因为那些愚蠢的顾问、部长和政客们的决策失误,而并非仅仅归咎于一个愚蠢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