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2页)

  和亲。

  这种行为在历史上的风评不算很差,究其原因,在儒学昌盛的年代,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大儒对于这种行为并没有多少的抗拒。

  他们不把这种事情当一回事,记录这些事情的史官自然也就会和他们站在相同的立场上。

  损失的不过是一个人而已。

  这种行为是饮鸩止渴,能够暂时的安抚一些已经察觉到危险并且掠夺到了足够的收益的异族,让边境暂时恢复和平。

  而历史也写的很清楚了,无论你如何安抚他们,最后的结果都可以用简单的【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来概括。

  只要你这边稍微弱势,无论你过去如何安抚这群人,他们该入侵中原还是照样入侵。

  详细研究【和亲】这种行为,是要好好的写一份论文的。

  而只论和亲的影响,毋庸置疑,后世人是十分鄙夷这种行为的。

  张梦佳之于大夏,就是相同的情况。

  为了未来的长久利益,而选择了一时的妥协。

  徐柏不妥协,大夏就选择了妥协。

  这样一来好像矛盾就消失了,但和亲这种行为从里都不能够解决矛盾,它只是压下了矛盾。

  矛盾迟早有一天会爆发的。

  被迫用和亲来解决矛盾,对于当事人而言,自然是十分愤怒的。

  这和被选中和亲的女孩是否有价值无关,因为这件事情押上的不是她的个体价值,而是一个王朝的颜面。

  张梦佳面色瞬间苍白。

  她说的太多了。

  父母让她听徐柏的话,她也是这么做的。

  但这么去描述一件事情,就好像把徐柏放在了强势的夷狄的位置上。

  古代王朝但凡君王有志,这种事情暂时妥协了,之后肯定是要打回去来雪耻的。

  这不是她的本意,她只是在描述自己并不重要,进而让整件事情变得无足轻重。

  这样一来,徐柏和大夏就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好像整件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似乎,说的太多了。

  她想要解释,然而徐柏伸手遮住了少女的唇瓣。

  “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必在乎了。”

  徐柏并不在乎,“大夏怎么看我,怎么猜测我的立场,这并不重要。”

  “大夏给我怎么样的权力和待遇,这件事情很重要。”

  猜忌并不会让徐柏损失任何的东西,所以他并不在乎。

  短暂的试探之后,另一边的徐家人也开始了准备搬家。

  他们将会离开这里,前往天京生活。

  徐父和徐母都已经在大型国企的某个部门挂了一个闲职,而根据徐羡鱼自己的情况,她那个磕磕绊绊的创业小公司正在涌入某些才干出色的员工,只要她不是太贪婪,然后学会嗑瓜子和放权,剩下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变好。

  这些待遇当然是因为徐柏,而随着徐柏的价值升高,他们的待遇还会变得更好。

  这些东西束缚不来徐柏,但就好像张梦佳说的一样,你投入了也不值什么。

  就当是讨个运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