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儿 作品

第 269 章 重踏征程(14)四更(第2页)

  嗯!有道理!

  “再其次,这人不是穷鬼!要真是穷鬼,见了钱没有不想自己占着的。能一点都不留?”

  也有道理!行侠仗义,那是说书的哄人的话。从常理上推的话,那就不可能!行侠仗义得是自己先有的基础上,才能视金钱如粪土,对吧?

  对!

  “所以,这个人一定家境或是出身挺好。”

  也有道理!

  “这么着的话,排查的范围就小了。”把有名有姓的都列出来,我看我得罪过谁,再看看这些人的身高体重,许是就找到线索了呢。

  于是,偷偷的列了名单,嗣谒的名字挂在末尾,“这人现在也属于钱财还可以的。”

  但乌宝贵一抬手就给删了:“他才见过几个钱?不是他!身高不够,体重不够,从小长在沈家镇,少有出镇子的时候,他倒是想偷,可惜,没那么本事。”

  然后把名字划拉了一遍,满满的一张单子,都给划拉掉了,没一个符合要求的。

  丧气!

  但乌宝贵觉得,一天找不出这个人来,就一天得缩着。至少不能叫那么些人再记恨自己了,太扎眼了。

  都在猜测这个侠客是谁,开学了连学生都开始议论纷纷,觉得如今这世间就该多几个这样的侠客。

  桐桐心里叹气:没用武之地才好呢!那证明世道清明了呀!

  李家因着这事,有极其好的名声,谁不知道李家大善人的名号。桐桐功成身退,在图书馆里日复一日的看书,学习。

  而嗣谒呢,他是时常对着架在空中的电报线路愣神。

  桐桐跟着他抬眼看,结果就听他说,“我总觉得不需要线,也是可以的。”

  桐桐跟着点头:为什么你说的话,我也总觉得这么理所当然呢?

  一次跟李伯民的谈话里,嗣谒也这么提了一句,不想对方愣了一下就坐直了,“你还真说对了,前儿我跟同学通电话,说的也是跨洋一些消息,/

  水娥又叮嘱,“给的地址你记下,若是过省城,看看能不能见到你大姐。若是去京城,试着去瞧瞧你二姐。”

  行!不是不挂心,是挂不起心。知道还活着呢,就挺好!

  临走最后一件事,就是偷着再去李家,给李家留下一封信:若是姓乌的有一朝得势,想报复寻事,请在各大报纸上登个消息,只‘李伯民求助’这五个字,自有人去宰了姓乌的,这话终生有效。

  李伯民夜里来书房想给友人写封信的时候,看到书案上的留言,急忙跑出去瞧。

  家里的佣人听见动静跑来,“大爷,怎么了?”

  李伯民摆手,“没事,该干嘛干嘛去吧。”他想,一定是李家这些年一直施舍穷苦,总也有人瞧见了。瞧瞧,有一个人肯念恩,就会叫人受益无穷的。

  所以,但行好事吧!福报或早或晚,都会来的。哪怕是李伯民知道嗣谒和桐桐要走,也丝毫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而是一大早,就派车来,送这两人去火车站。

  火车通往外面的世界,而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