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作品

第255章 报道

  九月一日。

  是二中新生报道的日子。

  也是全国大部分新生报道的日子。

  一般的学校都是今天开学。

  二中今年和往年不一样。

  往年都是高二的时候才分文理科。

  这一届从高一报道就分文理科。

  这个方案是副校长张江河提出来的,“既然早晚得分文理科,不如早点分,也给高一的学生减少点压力。”

  方案一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无论赞成的和反对的,都有充分的理由。

  赞成的无非是为了提高升学率。

  反对的则是觉得学生应该多学点知识,多了解自己擅长的学科。

  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文理科。

  翟涯松思虑再三。

  最后同意了副校长张江河的的提案,高一就分文理科。

  效果怎么样,可以先试试。

  赵丽丽听说后,对余春芳说:“老翟为了提高升学率,简直是疯了。高一就分文理科,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喜欢文科还是理科,或者根本不知道啥是文理科,只能瞎报。”

  她认为。

  学生多学一点知识不是挺好吗!又不耽误太多时间。

  太急功近利了。

  她也知道。

  现在各个学校都在拼升学率。

  学生能考上大学就好。

  手段不最要。

  也没人觉得高中学的东西是谋生的手段。

  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有了铁饭碗。

  这时候很奇怪。

  一边是读书无用论日嚣尘上。

  一边为了考大学,家长、老师无所不用其极。

  余春芳却不太在意,“别小看现在的孩子,至少准备考大学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早就想好了理科文科的选择,这也是一种尝试。”

  文科还是理科不重要,重要的考上大学。

  目前,一中和二中正在争夺临东市高级中学的第一位置。

  翟校长追求升学率也没啥可指责的。

  学生和家长也不会考虑太多。

  能考上大学才是正事,手段无关紧要。

  学校的升学率越高,教育资源越向学校倾斜。

  老师也能得到奖金。

  ------

  余春芳是班主任,赵丽丽是高一代课老师。

  她们今天都被分配了任务。

  很简单,就是坐在一楼教室的窗口。

  收取学生的录取通知书,让他们填一张表,然后交上表。

  再给他们一个条子,拿着条子去交费。

  财务在上面加盖个章。

  明天就可以凭着这个条子来上学了。

  文理科选好后。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分在不同的班。

  有老师也提出分快慢班。

  把成绩好的分在一起,成绩一般的分在一起。

  这个提案被翟涯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样分的话,学校的资源肯定会向成绩好的班倾斜。

  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也对成绩一般的班级班主任和带课老师不公平。

  高中还有三年时间,差生也许最后会变成优等生。

  提前分文理科就算了,分快慢班绝对不行。

  也有学校这样分法,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好。

  要分也得等高三的时候。

  八点半开始报道。

  余春芳和赵丽丽八点来到教学楼的时候,报名处已经人山人海。

  来的家长比学生还多。

  很多都是两个大人带着一个孩了。

  赵丽丽扫了一圈,没有在人群中发现易飞和谢楠。

  这俩家伙倒沉得住气。

  余春芳已经定了下来。

  高一一班的班主任。

  校长翟涯松已经同意把易飞和谢楠都分在一班。

  有老师提出了意见。

  虽然不分快慢班,但一班的感觉总是给人就是快班的感觉。

  余春芳还年轻,没有当班主任的经验。

  还是到其它班比较好。

  对于这些疑问和意见,翟涯松根本连理都不理。

  他这一点,赵丽丽很是赞赏。

  不管什么事,翟校长都心中有谱。

  他决定的事情很少受其它人的影响。

  易飞的成绩还算不错,分到一班倒是无所谓。

  谢楠的成绩就有点差。

  余春芳并没有意见。

  也许谢楠现在差点,将来也不一定就学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