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作品

第201章 从政还是从商(第2页)

  易飞不想居功,也不能居功。

  关键他太小了,有些事不好说。

  赵强直点点头,“秋城说你眼光长远,看问题有独特地见解,能从现象看本质,你对华夏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

  易飞有点犹豫,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

  他一个小老百姓能有什么看法。

  前世也没想过这些。

  这世也没想过这些,只想着卡Bug挣钱的事了。

  反正会变得越来越好就是了。

  赵丽丽捅捅他胳膊,“有什么就说什么,我爸爸是个很开通的人,这是在家里,说错也无所谓。”

  赵强直笑道:“丽丽说得对,这在家里,说一下自己的观点、理解,没有对错。”

  他不是那种顽固不化的人。

  每个人对同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理解,不是原则问题都无所谓。

  易飞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也没啥原则问题。

  现在,整个形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多一条思路,就多一条成功的希望。

  易飞斟酌了一下,“这个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华夏肯定会越来越好,当年商鞅变法,秦国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成为战国时代的强国。现在改革开放,再过二十多年,肯定也会成为世界强国。”

  赵强直点点头。

  他又问了一些易飞对现存的一些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的看法。

  易飞都巧妙地一一回答。

  两人足足谈了大半个小时。

  ------

  坐在旁边的赵春城听得目瞪口呆。

  他发现自己这个警务署副署长,对很多事情的理解远远没有这个十五岁的小孩透彻。

  难怪小弟把几百万的项目交给他做。

  也难怪他和丽丽敢建自己的工厂。

  那些国营大厂的厂长他也见多了,多数没有易飞的见解。

  这家伙哪学的啊。

  易姑姑和冯神医都讲传统,十有八九不懂这些。

  易飞的师父陈一凡,他听说过。

  要说教给易飞散打搏击他信。

  教给易飞这些。

  他绝对不信。

  赵强直满意地拍拍易飞的肩头,“了不起,秋城说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信,这些东西不是包饺子,不是学一学就能学会的。没想到,你比他说的还要厉害,以后没事多来陪爷爷聊聊天。不过,有些话在家里说说就行了,不适合在大庭广从之下说出来。”

  易飞当然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就算跟赵强直讲,也有许多东西不能讲出来。

  一二十年后的很多正常的事。

  这时候讲出来没人信,还有造遥之嫌。

  毕竟时代不同,大家的观念也不同。

  一些思维、理论得慢慢接受。

  赵强直接着说:“秋城说的时候,我还怕你这又是种菜、又是卖菜,还要生产袜子,也许以后还要干些别的,怕影响你学习,现在看来,你脑子好使,考上大学问题不大,以后是从政还是从商,有没有想法。”

  他听了易飞一席话,有了培养他的想法,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易飞从哪方面讲,都是个人才。

  何况他是福利院的孩子。

  “从商!”

  易飞毫不犹豫地说,他的性格不适合从政。

  就算有“活阎王”之称的赵强直很多时候也只能选择让步。

  易飞性格倔强,这是印在骨子里的,不能改变。

  再说了,他三十年的经历,从商还有点帮助。

  从政,那是一点帮助没有。

  他对如何运作一个公司都一知半解。

  管理一个县一个市,那是太高估他了。

  想了想,易飞又说道:“也不能说从商,我喜欢安静平和的生活,以前我就是想着要挣很多的钱,让福利院运行下去。现在赵总接手了福利院,我就想过一种安稳的生活了。无论从政还是从商都太累了,不适合我。”

  他也算不上从商,只是想找点事做。

  挣钱也不是最重要的,来一次,多少做点贡献。

  赵强直笑了,“你才十五岁,怎么说话象五六十岁的人。”

  易飞不说话。

  实际算起来,他也不比赵强直小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