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作品

第149章 做生意不一样

  临东市纸箱厂是一个综合性的国营企业。

  位于临东市东郊。

  它不仅生产各种各样的纸箱。

  还有自己的印刷车间,木箱车间,塑料袋车间,

  甚至还有自己的陶瓷玻璃加工车间,生产一些器皿。

  最近又推出了新产品,就是那种泡沫箱子。

  易飞觉得它不应该叫纸箱厂,而是应该叫包装厂才对。

  他们的产品太多了。

  陈悦说得不错。

  赵秋城的贸易公司、运输公司以及青江镇的企业都和他们有大量的合作。

  上次,易飞卖的印错厂名的牛皮纸袋就是纸箱厂印刷的。

  纸箱厂重新印了后并没有回收那批牛皮纸袋。

  结果便宜了易飞和赵丽丽。

  赵秋城算是纸箱厂的大客户。

  易飞他们一走进厂长办公室。

  厂长陶若松就热情地上来和李文朝、陈悦握手。

  稍带着也和易飞、赵丽丽、叶萍萍客气地打了招呼。

  他以为其它人是秋城公司的员工。

  只是看赵丽丽和易飞还有点像小孩,多少有些奇怪。

  秋城公司什么时候有这么年轻的员工了。

  但是能跟着陈悦和李文朝来这里。

  也是公司比较重要的员工了。

  陈悦笑道:“陶厂长,你这次有点眼拙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丽丽,赵总的小妹,这是易飞,赵总的……侄儿,这位叶小姐,是他们工厂的负责人。今天,是他们找您有事。”

  易飞叫丽丽姑姑,虽然叫赵秋城赵总,但说侄儿终归错不了。

  他们本来也错着辈。

  陶若松不认识赵丽丽,赵家的小公主他肯定是知道的。

  他狠狠地拍拍自己脑门,一副懊恼地样子。

  “我说这神仙般的女孩是谁,原来你就是丽丽啊,天天听你哥念叨,站在眼前了却不认识。”

  他是真的懊恼,不是装的。

  居然搞错了主次。

  这就有点尴尬了。

  赵丽丽笑道:“陶厂长真会说话,我就一个中学老师,不认识我的人多了。”

  二中的许多老师还不知道她呢。

  大家都坐下。

  陶若松让人倒了茶,“丽丽,你这次来有什么事?”

  ------

  陈悦刚才说,是丽丽的工厂找他有事。

  她也办了厂了?

  这个也有可能,现在流行办厂。

  她想办个厂就是一句话的事。

  赵丽丽示意了一下易飞,“我和我侄儿近期弄了一个袜子加工厂,想在陶厂长这加工一些包装的东西。”

  易飞把手里的图纸展开,铺在茶几上,准备解释一下。

  陶若松摆摆手说:“等一下,我找一个懂技术的人来,这些东西我不太懂,你给我讲了,一会还得讲一遍。”

  厂长不懂自己的产品在这个年代不稀奇。

  他出去了一会。

  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跟着他走了进来。

  陶若松说道:“易飞,这是我们技术员小董,董明亮,你有什么要求跟他讲就行。”

  易飞拿着图纸到旁边一个桌子边和董技术员交谈。

  陶若松坐下来继续和赵丽丽他们聊天。

  其实没啥技术难度,只是对材质和印刷要说一些要求。

  都是纸箱厂的常规加工产品。

  董明亮把易飞的要求一条条记在一个本上,显得很认真。

  他尽管不知道这伙人是干什么的。

  可厂长亲自接待,那就马虎不得。

  一般找他们加工东西,出个车间主任就不错了。

  易飞看差不多了就说道:“董技术员,你给报个价。”

  董明亮算了很久,“您这个大纸箱要四千个,量不大,得五毛钱一个。这个小盒子您要四十万个,量倒是不小,但您要求很高,得一毛五一个,那个纸条要一百万张,算一分钱一张,那个小圆条你要一百万张,算一分钱两张,总共五万七千块钱。”

  易飞粗略算了一下。

  也不算贵,平均到每双袜子上也就几分钱。

  陶若松笑道:“小董,这里没有外人,你可能不认识,这位是赵秋城赵总的妹妹,他们刚开始生产袜子,早期挺不容易的,算三万块就可以了。”

  这几乎是打了对折,这个价格纸箱厂基本不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