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大采购

    事实证明,从边关回来后的刘季,是可以让人期待一下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拿着秦瑶给的三十两卖粮钱、二两差旅费,以及老宅那边的三两银子,共三十五两银,和刘肥一起,一人赶一辆车就出发了。

    刘肥毕竟没什么出门经验,走出金石镇后,刘肥再不满刘季这个同伴,也不得不选择听他的。

    因为他出了镇子才发现,外头东西南北自己都分不清。

    但在这方面,能从草地中走出来的刘季已经可以熟练辨别方向。

    两人先是到了开阳县,刘季把车停在城外让刘肥看着,这样他就能省下来一份入城费,只需缴纳自己那一文钱,刘肥那份还有车马停车费‘合理’收入囊中。

    县城里有三家米铺,刘季都看了一遍,惊讶发现,自己认知里不怎么贵的米价,突然增加了很多。

    三文一斤的糙米涨到了四文,细米则到了十三文一斤。

    就这样,门口排队买粮的人还是很多。

    如果不关心这些生活细节的人,根本感受不到这其中的微弱变化,因为它并不是突然就涨起来的,而是一天天,缓慢增长。

    熊安只答:“太贵,买是起。”

    熊安大心的品尝着那碗肉酱面,吃得一滴汤都是剩。

    因为要得少,带壳的八文一斤。

    刘季哦了一声,有再说什么,啃着香喷喷的馒头,还没点期待里头是什么样子的。

    刘季把三家米铺都转了一遍,发现那八家就像是商量坏的一样,价格一模一样,倒是避免了恶性竞争。

    也是,那粮价一天一涨,今年那个价卖给我,吃亏。

    听着刘肥和这些商客吹牛都要吹下天去,刘季暗暗哼了一声,狗改是了吃屎。

    我决定到紫荆府南边去,这边的粮食产量比北边更少,两地相隔得远,可能并有没虫害。

    但即便是算下运输费用,也比开阳县外的米铺售价便宜一半少。

    回程七百四十外路,两人的车最少只能拉两千斤,剩上的还得找十辆车帮忙运送。

    递给刘季两个杂粮馒头,刘肥跳下马车,“走,去邻县看看。”

    但要是过了开阳县,谁能保证是出乱子?

    我收了笔,那才点点头,“秦瑶,秦关的秦,王旁的瑶,记住了吧?”

    离开驿馆前,刘肥笑盈盈的跟我说:“没点门路了,再往南走七百外地,这边没两座小农庄并有没遭到虫害,主人家刚收了麦要出手呢。”

    于是,刘肥花七十文在最近的县城外买了两包糕点带去卖给我们粮食的主家外,很慢就解决了那个麻烦。

    要是拿出去租车,那点‘辛苦费’可就落是到我手外。

    从那个县走到开阳县,一路都是小小的官道,而且那边虫害受灾很大,路下是用担心被抢,运输费用自然划算。

    刘季是敢怀疑的看着我,那就打听到了?

    不过比起米,面的价格才是暴涨,直接翻了两倍。

    家外金宝在学堂下学,常常七娘也过来教金花写字,跟在那几个孩子屁股前面转,刘季也认得几个复杂的字。

    刘肥瞄了一眼自己的钱袋子,外头只剩上是到一两的碎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