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4章 差一点就被发现了
“先找个安全的地方隐蔽起来,详细观察敌方的部署情况,“林上校决定道,“然后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车队在距离目标建筑约两公里的一个废弃村庄停下。这里曾经是一个小村庄,但因为战乱,村民都逃走了,现在只剩下一些空房子。
“这里很适合作为临时基地,“林上校满意地说道,“既能观察目标,又不容易被发现。“
五个新兵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他们取出隐藏的装备,换上了作战服装,检查武器和通信设备。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支特战小队了,“岳鸣感慨道。
“是的,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段景林也意识到了形势的变化。
通过夜视设备和望远镜,他们开始仔细观察目标建筑的情况。
建筑是一座三层的混凝土结构房屋,周围有高墙围护,大门口有重兵把守。建筑物的每层都有窗户,但都装着铁栅栏。从外观看,这里确实像是一个监禁场所。
“敌方兵力约三十到四十人,“林上校通过观察得出初步判断,“分布在建筑物周围和内部,武器主要是轻武器,没有发现重型装备。“
“人质应该被关在二楼或三楼,“李明通过瞄准镜观察,“因为那两层的窗户都有铁栅栏,而且看起来更加牢固。“
“建筑物后面有一条小路,可以作为撤离路线,“张强发现了一个重要细节,“但需要确认那条路是否安全。“
“我去侦察一下周边情况,“陈海主动请命。
“太危险了,现在到处都是巡逻队,“段景林担心地说道。
“正因为危险,才需要详细了解情况,“陈海坚持道,“而且我的潜伏技能比较好,应该不会被发现。“
经过讨论,林上校同意了陈海的建议,但要求他必须在两小时内返回,如果遇到危险立即撤离。
陈海换上了当地人的服装,带着简单的侦察设备,悄悄地向目标建筑摸去。
其他四人留在临时基地,通过通信设备保持联系,随时准备支援。
“海哥的技术确实不错,“段景林通过夜视设备观察着陈海的行进路线,“动作很隐蔽,几乎发现不了。“
“他选择的路线也很巧妙,“李明补充道,“避开了所有的明哨和巡逻路线。“
一个小时后,陈海的声音从通信设备里传来:“我已经接近目标建筑,情况有些复杂。+5,4`看¢书/ \首*发*“
“说具体情况,“林上校回复。
“敌方兵力比我们估计的要多,大约有五十人左右,而且分成了三班轮换值守,“陈海汇报,“建筑物周围有明哨八个,暗哨至少四个,内部情况不明。“
“人质的情况呢?“
“我在二楼发现了可疑的活动,有人影在窗户后面移动,应该就是人质,“陈海继续汇报,“但具体人数和状态还不能确定。“
“撤离路线怎么样?“
“建筑物后面的小路确实可以作为撤离路线,但距离比较远,而且中间要经过一个小村庄,可能会遇到平民,“陈海详细描述,“另外,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林上校紧张地问道。
“库马尔可能已经知道有人要来救人质了,“陈海的声音很凝重,“我听到几个守卫在讨论加强警戒的事情,而且他们提到了‘中国人‘这个词。“
听到这个消息,临时基地里的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起来。
“看来我们的行踪可能已经被发现了,“林上校分析道,“必须加快行动速度。“
“那我们现在就行动吗?“岳鸣问道。
“再等等,让陈海先安全撤回来,“林上校决定道,“然后我们立即制定行动方案。“
半小时后,陈海安全返回了临时基地。
“情况确实比较复杂,“陈海详细汇报了侦察结果,“敌方警戒很严密,而且可能已经有所察觉。“
“那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完全反应过来之前行动,“林上校决定道,“今夜就开始行动。“
“今夜?“段景林有些意外,“我们的准备时间够吗?“
“时间就是生命,拖得越久变数越大,“林上校解释,“而且夜间行动有利于我们发挥装备优势。“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
“我们兵分两路,“林上校在地图上画着路线,“岳鸣、段景林、李明从正面潜入,负责消灭外围守卫和营救人质;张强、陈海和我从后面迂回,负责清理撤离路线上的障碍。“
“如果遇到大规模抵抗怎么办?“李明问道。
“尽量避免大规模冲突,我们的目标是救人,不是消灭敌人,“林上校强调,“但如果被迫应战,也要毫不犹豫。齐盛小税徃 已发布醉辛蟑劫“
“通信联络怎么安排?“张强询问技术细节。
“保持随时联系,任何异常情况立即汇报,“林上校说道,“如果有一组失去联系,另一组必须立即支援。“
“撤离计划呢?“陈海问道。
“救出人质后,从后山小路撤离,到达预定接应点,“林上校指着地图说道,“接应车辆会在那里等候。“
所有细节都安排妥当后,五个新兵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他们检查装备,调试通信设备,在脸上涂抹迷彩,做最后的心理调整。
“这是我们第一次执行真正的任务,“岳鸣对大家说道,“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记住我们是一个团队,要相互支持,相互保护。“
“说得对,“段景林赞同,“我们在新兵连训练了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今天这样的时刻。“
“大家都有信心吗?“林上校最后询问。
“有!“五个新兵齐声回答,声音低沉但坚定。
夜色深沉,合邦山区的温度开始下降,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白天留下的燥热。凌晨两点,这是人体生理机能最低谷的时间,也是执行突袭行动的最佳时机。
“行动开始,“林上校通过通信设备下达了命令。
五个新兵的心跳都在加速,但表情依然冷静专注。经过几个月的严格训练,他们已经学会了在紧张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
岳鸣、段景林和李明组成的第一小组开始向目标建筑正面接近。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沿着事先侦察好的路线小心翼翼地前进。
合邦山区的夜晚并不宁静,远处不时传来野兽的嗥叫声,偶尔还能听到某个方向传来的零星枪声。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一点异常的声音都可能暴露他们的位置。
“距离目标还有八百米,“岳鸣通过通信设备低声汇报,“暂时没有发现异常。“
“收到,继续前进,保持隐蔽,“林上校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
段景林走在队伍中间,负责观察周围环境。他的夜视能力经过特殊训练,在这种光线条件下依然能够清楚地识别地形和障碍物。
“左前方三百米处有一个哨所,两名守卫,“段景林及时发现了威胁,“我们需要绕过去。“
三人立即调整路线,沿着一条干涸的小溪河床前进。河床两岸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这里的地形对我们很有利,“李明观察着说道,“灌木丛可以完全遮挡我们的身影。“
他们在河床里匍匐前进了大约五百米,成功绕过了那个哨所。但接下来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
“前面有巡逻队,“岳鸣通过夜视镜发现了移动的目标,“四个人,正在沿着我们的前进路线巡逻。“
“等他们过去再行动,还是想办法避开?“段景林问道。
岳鸣仔细观察了一下巡逻队的行进路线和速度,快速计算着时间。
“他们的巡逻路线会经过我们必须通过的区域,等他们过去至少要二十分钟,“岳鸣分析道,“时间太长了,可能会影响整个行动计划。“
“那我们想办法悄悄解决他们?“李明提议道。
“风险太大,如果有一个人逃脱或者发出警报,我们就暴露了,“岳鸣摇头,“让我想想其他办法。“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枪声和爆炸声。
“那边出什么事了?“段景林疑惑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可能是不同军阀势力之间的冲突,“岳鸣分析道,“这对我们是个机会。“
果然,听到枪声后,巡逻队立即改变了路线,向出事地点快速移动,显然是去支援或者查看情况。
“机会来了,快速通过,“岳鸣抓住时机,带领小组迅速穿过了原本被巡逻队封锁的区域。
与此同时,林上校带领的第二小组也在向目标建筑的后方迂回。他们选择的路线更加复杂,需要穿过一片密林,然后沿着山坡接近目标。
“这片密林比地图上显示的要茂密,“张强一边用工兵铲开路一边说道,“而且到处都是荆棘,很容易划破衣服。“
“小心一点,不要弄出太大声音,“林上校提醒道,“而且要注意保护装备,不能在这种地方损坏了设备。“
陈海走在最后,负责清理他们经过的痕迹,确保不留下任何可能被敌人发现的线索。
密林中的前进比他们预期的要困难得多。不仅植被茂密,而且地面湿滑,到处都是腐烂的树叶和枯枝。更要命的是,这里还有很多昆虫和小动物,随时可能发出声音暴露他们的位置。
“小心,前面有个泥坑,“林上校及时发现了危险,“绕过去,不要掉进去。“
就在张强绕过泥坑的时候,脚下的一根枯枝突然断裂,发出了清脆的“咔嚓“声。
所有人立即停下动作,屏住呼吸,仔细听着周围的动静。
几秒钟后,远处传来了脚步声,有人正在向他们的方向接近。
“有人过来了,立即隐蔽,“林上校低声命令。
三人迅速找到掩护,趴在茂密的灌木丛中一动不动。
脚步声越来越近,通过夜视设备可以看到,是两个库马尔的士兵正在检查刚才发出声音的区域。
“刚才的声音是从这边传来的,“其中一个士兵用当地语言说道。
“可能是野兽,“另一个士兵回答,“这里经常有动物出没。“
两个士兵在附近搜索了几分钟,就在距离林上校他们藏身地点不到十米的地方停下了。如果再仔细一点搜索,肯定会发现他们。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远处又传来了一阵更加激烈的枪声,明显是有大规模冲突正在进行。
“快回去,可能需要支援,“其中一个士兵说道。
两个士兵立即向回跑去,危机暂时解除。
“太险了,“张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差一点就被发现了。“
“继续前进,更加小心,“林上校提醒道。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前进,两个小组都接近了各自的预定位置。
岳鸣小组已经到达距离目标建筑前门约一百米的位置,正隐蔽在一片废墟后面观察情况。
“目标建筑的防卫比我们预期的要严密,“岳鸣通过通信设备汇报,“大门口有四个守卫,建筑物周围还有流动哨兵,而且他们明显比白天更加警觉。“
“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对的,他们确实加强了警戒,“林上校回复,“你们有把握悄悄解决外围守卫吗?“
“有一定把握,但需要配合得非常精确,“岳鸣评估着,“而且必须同时行动,不能让任何一个守卫有机会发出警报。“
“那我们这边的情况呢?“林上校询问后方情况。
“后方相对安全,但撤离路线上有一个意外情况,“陈海汇报道,“我发现了一个之前没有发现的哨所,就在我们的撤离路线上。“
“能绕过去吗?“
“可以,但需要多走大约十分钟的路程,“陈海分析,“而且地形更加复杂,带着人质通过会比较困难。“
“时间紧迫,不能再拖了,“林上校决定道,“按原计划行动,遇到问题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