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逃离疯人院(中)(第2页)
不过,在这里的生活,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如今的人们,已经完全被电子产品所裹挟,简直是一分钟没有手机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一会儿不瞅上电子屏幕几眼,心里都觉得没着没落的,好像连手脚都没处安放了。
如今到了这里,他们的手机,都不知道被弄到什么地方去了?
面对这么一群浑浑噩噩,连自己是谁都已经忘却了的人,这个精神病院的领导,更是没有必要取悦他们,所以,就连院子里唯一的一个电子屏幕,都不带给他们亮一下的。
这样的日子,对于有着严重手机依赖症的人们来说,就算是好人,他也能给你憋疯了的。
那滋味儿,简直比戒毒还难受。
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王家有就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把他给憋的没着没落的,不由自主的想要大喊大叫,大吵大闹,简直状若癫狂。
若不是当时他被牢牢的绑在铁床上,估计也会像那个武疯子一样,见谁打谁了。
好在,过了那一段难熬的戒断时间,王家有倒变得好像比过去更加清醒,对周围环境,也观察的更仔细了。
就连耳朵,都比过去变的更灵敏了。
比如,就在那段艰难的戒断期,王家有曾经在沉寂的茫茫深夜里,经常听到遥远的大高墙外面,时断时续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
“白云黄鹤道人家,
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
不染红尘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
周游四海你为啥?
苦中受尽修正道,
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
争名夺利你为啥?
不如回头悟大道,
无忧无虑神仙家。
清净无为是吾家,
不染凡尘道根扎,
访求名师修正道,
蟠桃会上赴龙华。”
那歌声悠扬婉转,那歌词更是让王家有被尘俗污染的心灵,得以清净和洗涤。
是啊,人这辈子,自从生下来之后,就为了这点儿吃和穿忙碌,生活条件好了,不再为吃穿发愁了,又开始为生儿育女所发愁了。
这些都有了,是不是应该满足了呢?
没有,即使这些都有了,还有人想着争名夺利,富甲一方,甚至还想着要鱼肉百姓,为祸乡里,骑在别人脖子上拉屎,拿别人当牛马。这么做,又有什么意义?就没人知道了,是比别人健康了呀?还是比别人长寿了呀?
这些人,只怕没得到长寿,一个把握不好,还容易半路被噶倒是真的。
你说,人这一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都说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两手空空,什么都带不来,等到死的那一天,照样是两手空空,什么都带不走。
即使你拥有的再多,死后也不过是一缕烟尘,一抔黄土,与万千大众,没什么两样,那他活着,还那么拼,又是为了什么啊?
就这么十几天的时间,王家有却把几十年来,都没有想过的问题,琢磨了一个遍,想来想去,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俗世男女,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或者隐入深山,做一个避世之人了?
但是,那样的人生,就算是有意义了吗?
他们又和身在凡尘之中,却早已躺平的那些咸鱼们,有什么区别?
这样,如同蝼蚁一样,默默无闻的来到这个世界,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又默默无闻的离开这个世界,就好似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一样,那来到这个世界,又是为了什么?
难道只是为了来做一回牛马?体验一次平凡的人生?亦或是像那些宗教里宣传的那样,只是因为上辈子有罪,再次来到这个世界,就为了偿还上辈子恩怨的?
王家有正在愣神儿,小杜不悦的推着他说:“哎~哎~哎~我说大叔啊,您老人家别在这里杵着了,行不行啊?帮忙您又帮不上,您站在这里,又是一个显眼包,自然的会招人往这里多看两眼,这不成了故意好让别人发现咱俩的秘密了吗?”
王家有这才惊醒,连忙道歉的说:“好,好,好,你在这里抓紧的干,我到外面给你望风去啊,只要是有人往这边来,我就咳嗽,给你报信啊。”
皇天不负有心人,王家有又耐心的等了两天,小杜终于把那把用薄铁皮做成的钥匙打磨成功了,虽然看上去,仍然是那样的粗糙与简陋,简直与上古时期的原始人所打造的石斧、石刀有的一拼,但现在,可不是讲究精品与艺术的时候,实用才是第一位的。
但这把钥匙,到底实用不实用,他们两个人也不知道。
因为他们连去试用的机会,都没有办法争取到。
唯一的一次使用机会,也有可能,就是最后的一次使用机会,这次的使用,成了,就能逃出生天,放飞自我。
若是失败了,以后的大门口,他们是别想再靠近了。
两个人轻轻的击了一下掌,对视着轻声的互相打气:“成功!”
“成功!”
要想离开这里,就得把那些守卫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还要让门口的那个守卫,离开门岗,另外一个人,才能有机会接近门口,用那把自制的粗糙钥匙,把大门打开。
这钥匙是小杜做出来的,那开锁的任务,自然还是交给小杜负责了。
而负责吸引众人注意力的王家有,这回可也要比上次更困难了。
上次,他要做的,只要能把人们吸引过去就行了,不用考虑打针不打针的问题。
可这次不一样了,他不但要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这边来,还要尽最大的可能,别让那镇定剂打在自己的身上。
否则的话,就算是小杜真的把大门打开了,他也没有那个机会,能够逃离这个精神病院了呀!
为此,王家有颇是费了一番心思,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这次说什么,也不能亲自上阵了,必要找个人,代替自己挨这一针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