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章 按原计划
为了给藤原谷生的手术做准备,宋子墨带着团队一直呆在特护病房。
精通英语、日语的宋子墨,在沟通方面毫无压力。
而且宋公子当年在东大医院有过短期进修,对这里也算熟悉。
只是日本人比较奇葩,病例历中经常会夹杂一些德语。
好在这位合格的助手,连德语都熟悉,不服不行。
跟在身后的日本医生,看着宋子墨遇上德文单词时,刚想去帮忙翻译,可是人家压根不用帮忙,念出的德文单词腔圆音正,让日本人瞬间汗颜。
牛人的助手,也是牛人。
有这么一位能力强悍的助手,杨平轻松许多,不用操心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定期在手机上浏览发来的汇报资料,然后将指示再用手机发过去。
杨平呆在酒店里,闭门研究藤原谷生的病情。
黄佳才、老程、高桥,三个人一直陪着。
老程端茶倒水削苹果,到了吃水果的时间,苹果已经送到杨平的手里。
高桥帮助查找病历资料,杨平要看什么,专用的屏幕上就调出什么,杨平要将图片放大就放大,要旋转就旋转。
病历资料,几乎可以背下来,影像图片,来来回回研究不知道多少遍。
黄佳才负责统筹调度,还负责与宁家的人保持联络,比如,他们的回程,宁琪已经安排好专机,随时可以登机。
大量补充凝血因子后,凝血功能暂时获得稳定,但是立刻又呈现下降趋势。
很明显,凝血因子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变短,消耗加快。
而且凝血因子不能无限制的补充,一旦过量,也会带来恶劣的后果。
最新的ct、
就这样重复下去。
要命的现在这种重复是为了每一次的切开差异最少,相同度最大,所以只能这样一遍一遍的重复,极为枯燥。
杨平真正体会到水滴石穿的过程。
无论藤原谷生的实验体每一次有什么差异,他的解剖结构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是状态与功能。
解剖结构不变,自然那些大大小小的血管分布,肯定是不会变的。
只要每一刀切开,真正做到可以重复再现,那么那些出血点就是固定的,那么自己就可以做到完美的止血。
杨平越来越有信心,大脑的记忆,肌肉的记忆,逐渐的重复中形成记忆。
对出血的处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实验体不断地消耗,不知道做了多少台手术,每一次切开的时候,根本不用看,不用想,双极电凝就点向出血点,位置和力度都十分精准。
终于,做完手术。
杨平看到了监护仪器上,生命体征平稳,藤原谷生终于是活着的。
杨平继续手术,以强化这种记忆。
而且每次术后,他观察实验体一天,两天,三天---一直观察到脱离危险,保证不出现术后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