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9章 扩大勘察范围(第2页)
两人继续往山脊方向推进,杨林突然在一片枯黄的茅草里停下,勘查灯的光束聚焦在一撮黑色的灰烬上。“非燃烧区出现孤立灰烬,“他用标尺测量灰烬范围,“直径8厘米,呈不规则圆形,内含未燃尽的木炭颗粒,粒径0.5-1毫米,与尸体旁火堆的木炭成分一致。“杨森用风速仪测了下环境风速:“东南风二级,按火势蔓延速度,这种孤立灰烬应该是嫌疑人转移火种时掉落的,说明他在作案后曾在这停留过。“
山脊处的岩石上有处新鲜的擦痕,灰白色的石粉堆积在岩缝里。杨林用侧光照射擦痕:“单方向线性擦痕,长度15厘米,起始端深0.3厘米,末端浅0.1厘米,符合硬质物体斜向摩擦特征。“他掏出硅胶模具,小心翼翼地覆盖在擦痕上:“提取立体痕迹,可能是嫌疑人携带的工具造成的。“杨森在岩石旁发现了半枚烟蒂,过滤嘴上的唇印已经模糊,但烟丝的燃烧程度显示是被人为掐灭的:“中华牌香烟,烟蒂长度3.2厘米,抽吸程度中等,滤嘴上的dnA分型正在检测,烟蒂周围的土壤有轻微压实,说明嫌疑人曾在此站立吸烟。“
往山下折返时,杨森的足迹灯在一片蕨类植物下扫到异常。“这里有处不明显的压痕,“他拨开蕨叶,地面上的草茎向同一方向倒伏,“面积约0.2平方米,呈椭圆形,边缘有旋转痕迹,像是有人在此放置过重物。“杨林用土壤硬度计测量压痕中心:“硬度值65,比周围土壤高20,符合放置10公斤以上物体的特征。“他突然想起什么,“会不会是装汽油的桶?嫌疑人可能在这里暂存过助燃剂。“
回到山窝边缘时,太阳已经升高,杨林在烧痕区外延的未燃土壤里发现了几粒白色晶体。“用偏光显微镜看,“他递给杨森一把晶体颗粒,“折射率1.45,呈六面体结构,可能是食盐——但这地方人迹罕至,怎么会有食盐?“杨森立刻取样:“会不会是助燃剂里的添加剂?或者是嫌疑人携带的食物残渣?“杨林摇头,指着晶体周围的土壤颜色:“土壤呈浅褐色,而食盐会让土壤泛白,这更可能是某种工业盐,常见于防冻剂或除草剂里。“
两人坐在岩石上整理勘查记录时,山风带着松针的清香掠过耳畔。“目前发现的线索可以串联出部分作案过程,“杨林用树枝在地上画着轨迹图,“嫌疑人穿着42码运动鞋,携带助燃剂和松木枝来到山窝,与死者发生接触后纵火,作案后负重沿山腰撤离,在山脊处停留吸烟,途中掉落过火种和一枚铁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