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章 尸体解剖

“开始记录。”张凯对着录音设备说道,声音在封闭的空间里回荡。他首先检查尸体外表,死者面部青紫,脖颈处一道深色勒痕尤为醒目,边缘皮肤呈内卷状。“死者颈部索沟宽1.5厘米,呈水平环绕状,边缘有明显的生活反应,说明是生前遭受勒颈。”他用镊子夹起一小块皮肤组织,“索沟处皮肤擦伤伴有出血,符合麻绳类较粗糙材质造成的损伤。”

在仔细观察完尸体表面后,张凯拿起手术刀,沿着死者胸腹部划下y字形切口。皮下脂肪层暴露出来的瞬间,一股腐臭味弥漫在解剖室中,助手立即打开了通风设备。“死者皮下组织未见明显出血,但肌肉层在肩颈部位有片状挫伤,推测是抵抗伤。”张凯一边说,一边用探针探查挫伤区域,“这些挫伤呈现不规则形状,应该是被钝器击打所致。”

解剖进行到内部脏器检查阶段,张凯先取出死者的肺部,“肺叶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这是窒息死亡的典型特征。”他将肺部放在测量台上,“双侧肺部重量增加,颜色暗红,淤血明显。”接着,他开始检查心脏,“心脏表面有出血斑点,心腔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同样符合机械性窒息表现。”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死亡时间,张凯对死者的胃内容物进行了重点分析。“死者胃内食物残留量约150克,主要为未完全消化的面条、青菜,食物形态保持较好,说明进食后1-2小时内遇害。”他将胃内容物取样封装,“后续还需通过实验室检测食物中的具体成份,以及消化酶的活性,进一步精确时间。”

在检查肝脏时,张凯发现了异常。“肝脏边缘出现轻度自溶现象,根据当前季节气温和尸体所处环境,结合肝脏自溶程度,初步推测死亡时间在24-36小时之间。”他拿起温度计测量尸体直肠温度,“考虑到尸体曾暴露在山谷环境中,受昼夜温差影响,还需结合昆虫学证据进行修正。”

解剖过程中,张凯在死者指甲缝里发现了一些皮肤组织和纤维物质。“提取这些样本进行dnA检测和纤维成分分析,可能会有重大发现。”他小心翼翼地将样本放入证物袋,标签上详细记录着提取位置和时间。

随后,张凯对死者的颅骨进行了检查。用电锯切开颅盖骨时,锯齿与骨头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颅骨未见骨折,但硬脑膜下有少量出血,说明头部曾受到外力撞击。”他仔细观察出血区域,“出血量不大,推测不是致死原因,但可能导致死者昏迷,从而失去反抗能力。”

解剖接近尾声时,张凯开始收集血液、尿液等体液样本。“检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药物成分,以及尿液中的代谢物,有助于了解死者遇害前的身体状况。”他将样本分别标注好,交给助手送往实验室。

最终,张凯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得出结论:“死者系被麻绳勒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死亡时间初步推断在发现尸体前24-36小时,头部遭受的钝器击打可能是作案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死者指甲缝中的异物和胃内容物,将作为重要线索进一步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