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头圆肚皮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一章:三道菜,齐了

  听到副会长的惊呼声,其余几个评委老师傅也反应了过来,不由惊讶的看向了盆中的河豚皮。

  只见冰了一会儿后,李逸就把河豚皮捞了出来,用手撕去了外层的黑膜和毛刺,只留下了内层的嫩皮。

  随后,他就把嫩皮拿到了一旁的干净案板上,用菜刀将嫩皮切成了细丝。

  看到李逸的动作,副会长和几个评委老师傅面色凝重。

  豹纹东方鲀的皮里也是有毒的。

  虽然剂量比较微弱,但毕竟不是完全无害。

  想要去除它的毒性,就需要清洗得特别干净才行。

  然而,即便是清洗干净,也没有几个河豚师傅敢用凉拌的做法来做它。

  因为河豚毒用沸水是去不掉的,这是每个河豚师傅都知道的经验。

  如果河豚皮里还残留有河豚毒素,那将会是相当危险的事。

  就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用这么激进的手法来做豹纹东方鲀,这小子居然这么大胆?

  “什么?凉拌?”

  赵金麦也听到了副会长几人的惊呼,忍不住低呼出声。

  她也被凉拌二字吓了一跳。

  用河豚皮来凉拌,逸哥是不怕死吗?

  李逸没有理会他们的惊疑,在将河豚嫩皮切成细丝后,他就调了一碗食用碱溶液,将嫩皮丝泡了起来。

  跟着,他就回身将剃下来的河豚肉拿到了水龙头下方,仔细清洗了起来。

  见他将清洗好的河豚肉放在了厨房纸上,蘸干了水分,副会长和几个评委的心顿时又提了起来。

  这小子,该不会要用河豚肉做鱼生吧?

  作为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厨师,他们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将河豚肉的水分吸干后,李逸就拿过了洗好的片刀,用手指轻轻按着河豚肉,下刀斜切了起来。

  生鱼肉的质感脆嫩,下刀的手感很好。

  感受着刀锋破开鱼肉后,传递回的鱼肉脆感,李逸舌下开始分泌起了口水。

  虽然人类掌握火已经有数万年了,但时至今日,生食也依然存在于社会之中。

  且不提霓虹国的种种刺身,即便在国内,也有着相当丰富的吃生食的文化。

  在古代,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字代表生食,那就是“脍”。

  成语脍炙人口中,脍和炙就代表着两种人人爱吃的食物,代表生食的脍甚至还排在代表熟食的炙的前面。

  不过脍向来代表鱼脍,也就是鱼生。

  后来还衍生出了一个“鲙”字,专门代表生鱼片。

  早在周朝,就有“炰鳖脍鲤”这样的名菜了,就是烧甲鱼和生鱼片。

  唐朝时期,国内吃鱼脍的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

  白居易曾写过“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就提到了当时的鱼脍。

  霓虹国也是在那时候从大唐学会了吃鱼脍的方法,将其带回了岛国上,逐渐成为了如今的刺身文化。

  时至今日,生食文化在国内依然不算罕见。

  潮汕生腌,顺德鱼生,江南醉虾,宁波红膏呛蟹,大理生皮,黔东凉拌猪血,黑省赫哲族的刹生鱼,都是生食的代表菜。

  这些生食文化发达的区域,也是国内饮食寄生虫高发的地区。

  然而,不得不注意到的一点就是,即便有着许多鲜明的例子,证明了寄生虫的危害,可还是有很多人沉迷于生食,无法自拔。

  这也证明,生食的确是有着一定的魅力,让食客流连忘返,无法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