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禹 作品

第32章 差距很大的华夏德比(第2页)

  为了避免第二种可能,他最好的选择,自然就是拒绝热火的提前续约了。

  所以,面对可凡的追问,林禹摇了摇头,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个时候,来自央视的于佳也多问了一嘴:“如果你离开迈阿密,下一站你会去哪?”

  “说实话,没想好,那都是大半年后的事情了,谁会想的那么远?”

  虽然林禹知道,做人做事,都要有前瞻性。

  但选择下家这件事,他还真是一点都没考虑。

  因为太早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万一帕特·莱利真的就为了林禹踢了詹姆斯,组成韦德、林禹、波什这个新三巨头组合呢?

  而即便他真的离开迈阿密,下家也不是他想选就能选的。

  毕竟这东西,是要看双向意愿的。

  如果有的选,他当然希望去大城市打球,洛杉矶、纽约什么的。

  大城市的曝光度更高,赚的美刀更多,泡的妞也会更多。

  但问题是,大城市就那么两个,一个洛杉矶,一个纽约,两个城市三支球队,林禹不能保证这三支球队都对他有意。

  即便湖人什么的真的对他有意,已经被科比、加索尔锁死薪金空间的湖人,能签的下林禹?

  所以,这个时候考虑下家,实在是早了点。

  “确实,太远了,远到没必要讨论的地步……”

  于佳摇了摇头,会客厅里,工作人员们已经架好了机器。

  张指导是这次记者团的领队,他刚刚一直在忙待会摄像机录制的事,这会儿忙完了,也走了过来。

  “那就别讨论那些有的没的了,来聊聊正事!”

  接着,张指导就看向了林禹:“大禹啊,可以开始了,我们进入正题吧。”

  林禹点了点头:“好!”

  专访很快就开始了,具体的流程倒是和之前《时代周刊》的差不多。

  不同的是,这群来自国内的记者对过去林禹在国内的经历很了解,这方面,他们没有多问。

  只是询问了林禹这几年在美国的经历,是如何从一个饮水机管理员,逐渐打拼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林禹又把编给《时代周刊》的瞎话,复述了一遍——

  “nBA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很期待的,但很快我的期待就被队内训练赛糟糕的表现打碎了,支离破碎的那种。”

  “接下来的那段日子,我过得很痛苦,国内的嘲笑,美国这边的冷淡,都在鞭笞着我,我记得那个赛季,我很颓丧。”

  事实上,第一个赛季林禹还没穿越,这具身体的前身的确被打击的有点抑郁了,这似乎也为后来林禹的穿越埋下了伏笔。

  “不过第二年,我就振作了起来,因为我明白了,我已经无路可退了。”

  为什么无路可退,林禹后续也做出了解释:“当时我在国内的名声如何,你们应该很清楚,没错,就是臭不可闻。”

  “我在美国混不下去,回国同样没法混,这不是无路可退是什么?”

  “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我开始寻找我在nBA的定位,或者说,一个黄种人在nBA的定位。”

  “我逐渐明白,和那群老黑比拼身体素质,是拼不了的,我只能扬长避短,所以,我开发了我的三分。”

  “实际上上个赛季后半段,我就已经有在nBA出场的能力了,但当时的我已经完全失去了教练组的信任。”

  “所以直到这个赛季,斯波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给了我一个30秒的首秀,我抓住了这个机会。”

  “接下来,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切了。”

  这群来自国内的记者逐渐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在他们看来,林禹的这段经历,颇为传奇,都能写成剧本拍成电影了。

  而接下来,林禹也从这群记者那边得知,国内对林禹的这段从一球成名开始的“林疯狂”表演,讨论的也是比较多。

  一开始很多人觉得,林禹是撞了大运,只有一少部分的黑粉由黑转粉。

  但随着“林疯狂”的延续,黑粉们逐渐哑口无言。

  在国内的论坛上,林禹也逐渐成为了神一般的人物,不容诋毁。

  就拿刚刚结束的对国王的这场比赛来说,国内猫扑论坛是这样一种状况——

  “不会还有人觉得‘林疯狂’是个意外吧?”

  “客场背靠背砍下37分4个篮板5个助攻,林禹带队完成逆转,他已经是热火新核?”

  “热火还是韦德的球队,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赛季开赛以来林禹的贡献比韦德大多了。”

  “都来聊聊大禹的未来吧?明年夏天他的合同就到期了,希望他离开热火,找一个球队独自带队。”

  “都在讨论最佳新秀?要我说,最佳新秀没什么好讨论的,还是讨论讨论/

  一场轻松至极的胜利,也让这群国内记者认识到了此时阿联与林禹的差距。

  “27分钟,轻轻松松24分3个篮板3个助攻1个抢断,再看看阿联,挣扎了37分钟才得到11分5个篮板……”

  “差距啊,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