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庐煮酒 作品

第214章 定历天衍

  日相渐移,已至天中。

  北海亭外,朱厚熜换了一身黑色的龙纹长袍。

  水波浩渺,碧叶浮沉,远远望去天水相接处,荡漾出一片碎金。

  “主上,杨监正求见,《天衍历》制成了。”麦福脸上流露出一丝喜意,声音都不由轻快了几分。

  “喧”

  杨青山身着青袍监正服,双手捧着盖着红布的雕花木盒。

  “陛下,钦天监上下数百人,耗费数百日夜之功,终成天衍大历,请陛下御览。”

  朱厚熜起身,长叹道:“历法呀。”

  帝尧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置,划定一年为366天。

  他设置闰月,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尧派羲叔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的运动,将白昼时间最长的那一日定为夏至,借助星宿二(火星)来校正。

  派和仲到昧谷,观测落日的情况,将昼夜平分的那一天作为秋分,参考虚心的位置来校正。

  杨青山语气平缓,捧着木盒的手却微微有些颤动。

  “日月周行运转,决定寒暑冷暖的循环,由日而定四季,月相阴晴圆缺,由月相之变可纪日定日,至此便有了阴阳合一的华夏历法。”

  他的声音逐渐高了起来,“太阳再耀眼终究有落下去的时候,月亮再磅礴也有望不到的时候,古之历法虽好,却终有缺陷。”

  “臣等观天地之变,察道之弥衡,成天衍一历,为古今大观!”

  “好在何处?”朱厚熜问道。

  杨青山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准确!”

  “计时的工具能有多准,这立法就有多准,随时而动,随世而移。”

  “哦”朱厚熜笑了笑,接过麦福手中的册子。

  他先是抬眼看了眼封面字迹遒劲的《天衍历》三字,而后慢慢翻动册子,查看新的历法。

  “随时而动,计时还就只能用滴漏?”

  杨青山老脸一红,神色依旧不变。

  “回陛下,确实如此,不过新的计时工具已经在研发了,钦天监联合天工院已经设计出钟表的大致形态,预计今年九月就有第一批产品问世。”

  他神情激动了几分,右手虚握道:“对于时间的探索,可以再精确一个量度!”

  说完,他悄悄观察朱厚熜的表现,发现对方精力投入在天衍历上,就越发笃定了之前的想法。

  “陛下,关乎历法,臣有一要事上奏。”

  朱厚熜抬眸,眼中似有星河湛烁。

  杨青山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他微微向后退了一步,双手舒展而后合抱于身前,行了一个郑重的新礼。

  “臣——杨青山,上奏重修历法,定纪天衍,嘉靖元年即为天衍元年!”

  “以此为分界,上溯千年,下推千年,华夏历史将在这一年被分为两半,这是千古未曾有的功业啊!”/

  朱厚熜倏然起身,良久未曾言语。

  杨青山额头微低,冷汗不自觉地浸透了里衬。

  自己还是太过冲动了,这样识破今天的大势,没有谋划就冒昧提出。

  唉……

  他紧了紧牙根,可,他们一脉千百年的夙愿,实现似乎就在眼前啊。

  改变天地的命运,有什么能比得上修改时间的记录!

  只要纪年一改,万世推行,他杨青山就是当之无愧的古今第一观星人!

  “好”

  朱厚熜翻手合上了手中册子,目光炯炯看向杨青山。

  “难得你有此心,新朝确实该有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