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庐煮酒 作品

第134章 克己复礼(第2页)

  “在其位则谋其政,朕为天子自当为万民谋为天下谋。”

  他肃声道:“新礼是国之大政,焉能动摇?”

  文人士子还未反应,小黄门手持的飞翼柱却声音大作。

  “陛下圣意,臣等定当遵从,新礼立大明兴。”

  “臣蒋冕、王瓒……”

  一声声高呼,从飞翼柱中传来。

  麦福见状赶忙,上前言语。

  “此物名为飞翼柱可千里传音,如今诸位所听到的就是江南官府诸位大臣的声音。”

  “想要使用此物,就必须学会新礼!”

  严嵩目光幽深,心中不觉大定。

  这一局,他赢了!

  心中虽然如此想,但他脸上却露出了几分挣扎几许无奈,最终化作一声仰天长叹。

  “陛下所言甚是,我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文人之本在民,文人之位在君。”

  他起身朝着朱厚熜的方向深深一揖。

  “新礼一定要立!”

  他仿佛宣誓一般的声音出口,文人们错愣万分。

  严嵩猛的转身,“孔圣之礼,窃以为礼冶二字”

  “但却有两层含义,第一种是政治与社会的基本秩序,第二种却是人的基本诚意,而表达出的秩序的温情。”

  他喟然一叹:“第一种的强势,让我们忽略了第二种,但这第二种最需要被肯定的。”

  “因为第二种解释,证明了礼是活生生的东西。”

  “它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归生活,它是流动着富有生机的。”

  “究其本质礼质是为了让百姓生活得更好”严嵩随手一指飞翼柱,当头棒喝一般:“诸君且思,新礼能否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啪啪啪”朱厚熜连拍几下,眼中赞赏之意更甚。

  严嵩确实有两把刷子,对于礼法更是见解独到。

  此人确实可用。

  “严嵩所言不差,新礼是大势所趋,诸君要逆大势否?”

  严嵩伏跪,大声道:“臣自知有错,不明大事不晓大局,此刻幡然醒悟才觉得痛苦万分,请陛下降旨责罚。”

  朱厚熜上前将他扶住:“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况卿等何罪?”

  朱厚熜轻声道:“大局未明谁也看不清,就像谁也想不到就飞翼柱能千里传音。”

  “诸君此来京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才是我大明真正的骨头,朕又岂能怪之?”

  “陛下!”

  严嵩热泪纵横,一众文人也是荣辱共焉。

  大雨之下,君臣相得。

  “我不光不罚还要赏,传朕旨意即日起严嵩调任礼部任侍中!”

  严嵩大喜过望,夙愿一朝得偿。

  朱厚熜却话锋一转,语气中多出了森然之意。

  “我大明朝都是忠臣没有奸臣,但难免混进来几个奸恶之辈,扰乱官场风气,坏了书生文气。”

  “麦大伴,替朕念一念吧”

  麦福行礼之后,大声道:“江南胡一会、张华………为倭寇奸细……”

  朱厚熜想了想,朝下方的严嵩问道:“严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严嵩大义凛然,痛心疾首般看了看身后脸色煞白的几人。

  他抚胸捶心,慷慨陈词。

  “陛下,臣请杖毙!”

  朱厚熜转身,“诸卿以为如何?”

  “臣等请杖毙!”

  声音齐整无比,却轻而易举能听出几分无奈。

  今日之后,这廷杖真的成了臭不可闻的东西!

  “好!”

  朱厚熜龙袍一甩,“杖毙!”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而去。

  此时大雨已歇,天光破云。

  璀璨的金光冲破束缚,直朝大明门奔去。

  一道彩虹连于遥远的天际,恒玄在紫禁城上。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然。

  金光落在朱厚熜身上,为龙袍镀上了一层金粉。

  少年威仪天成,姿态非凡。

  他的身影朝巍峨的三大殿而去。

  士子心中浮现一个词汇,“见而忘仙玉华容”。